•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台湾2022

    主演:蔡亘晏 / 黄歆庭 / 高英轩 / 林敬伦 / 温庆禹 

    导演:柯孟融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玛丽塔的悲剧

    • HD

      所见所闻

    • HD

      第六感

    • HD中字

      淡蓝之眸

    • HD中字

      黑天鹅

    • HD

      招魂3

    • HD中字

      请叫我英雄

    • HD中字

      失眠

     剧照

    咒 剧照 NO.1咒 剧照 NO.2咒 剧照 NO.3咒 剧照 NO.4咒 剧照 NO.5咒 剧照 NO.6咒 剧照 NO.16咒 剧照 NO.17咒 剧照 NO.18咒 剧照 NO.19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若男和朋友组成影像团队,六年前闯入邪教仪式中的禁地,触怒了沉睡的邪灵,所有人接二连三离奇死于非命。  本片改编自发生在高雄的真实事件,当时一家六口自认被神明附身,全家人发疯似的起乩,甚至自残等种种离奇行径,最后更导致有家庭成员死亡。

     长篇影评

     1 ) 关于《咒》的一些伏线一些解释

    涉及严重剧透,还没观看过全片的观众请勿往下看。

    影片中的大黑佛母,原型指的是哪位神灵?

    因笔者最近看过殊能将之的《黑佛》,故而可以认为大黑佛母为黑佛。

    在梵文中,Mahākāla由摩诃与卡拉组成,字面意思为大黑,或大时。卡拉是阎摩的称号,湿婆也使用同一个称号,当他以世界毁灭者形态出现时,称为摩诃迦罗。

    导演在访谈中解释《咒》中所有的民俗以及宗教仪式都是杜撰出来的。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认知去理解心目中的大黑佛母。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女主角的一段陈述和两个的动态图,有何用意?

    我们可以从结尾知道原来一切都是女主角造的一个局,包括两张视觉误导的动态图都是给女主角造的局做铺垫,不然一开始向观众表达真正目的,很有可能观众不会往下看。

    同样后来翻译符咒经文的时候,女主角也是用了影像残留的诡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开头有一小段夫妻在车上聊天,后来遭遇车祸,包括看了录像的警察,吞枪自杀身亡,他们都遭遇到了诅咒,这是为什么呢?

    从影片上我们得知他们遭遇诅咒的原因是看到了录像,假设李若男知道看了录像是会遭遇不测的情况下,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所谓的诅咒现象都是李若男精心策划。

    她的目的就是想为了分散身上的诅咒,只要传播的越广,身上的诅咒就越弱。

    通过结局我们验证其实这个假设是正确的。

    有些镜头都是从哪来的?为什么影像自带音效和BGM?为什么时刻都要拿着摄影机,摄录的理由又是什么?

    其实问出这些问题的人,很明显是没有认真看电影。

    我们在往事那条线,得知女主李若男以前的职业是怪谈节目自媒体博主。既然这个节目另外两个人已经死了,后期还能谁做?我们是不是可以往下继续猜想,除了直叙的镜头,其余所有的镜头都是李若男一手包办剪辑,后期音效。这也就解释为什么她要时刻拿着摄影机,为什么连一些车内的摄像片段都会有音效,因为全都是她做的。她的目的跟前面一个回答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分散身上的诅咒。最终就是要把所有经过的一切做成视频,散播到网络上,减轻符咒的负担。

    我们甚至可以从这个镜头得知,几只铅笔形成的形状不就是符咒的样子,原来朵朵身上的诅咒,也是她妈妈精心策划出来的,所以朵朵并非一开始就中邪的,我们都被影片误导了。

    为什么佛母的洞穴里全是镜子?为什么看到阿东阿原中邪之后,李若男不会中邪?

    洞穴里的镜子是为了反射大黑佛母的诅咒,就可以把诅咒困在洞穴当中,如果没有放镜子反射的话,诅咒很有可能会散播出去。李若男被小女孩带进祀堂中,以头发和肚中的小孩签订契约,包括喝下这罐东西,可以免去性命之忧。

    李若男为什么又要去洞穴见大黑佛母?朵朵得救了吗?

    从影片中我们得知,在与朵朵的相处过程中,李若男产生了对女儿的感情。李若男为了救赎自己和女儿,决定牺牲自己,将诅咒转移回自己身上,很多人对此这种俗套戏码厌恶。李若男人设从惨遭诅咒不幸的女人→为了分摊诅咒,设局让身边所有人上当的恶女→良心发现的妈妈,主创团队为这个角色设计了三层变化,个人认为蔡亘晏这位演员很有凭借此角色获得一个金马提名。

    从电影主题来看,朵朵是否得救的话,取决于观众自己本身如何看待。我是倾向于得救了——毕竟《咒》的下一集的主角可以由朵朵来扮演。

     2 ) 【咒】深度解析+你不知道的10件事

    世界的形状,是你自己决定的

    联系导演柯孟融无果,于是翻了一晚上他的ins和飞丝补课。

    直到翻到飞丝补课2017年和ins上2010年他的第一条状态。

    他不会觉得我是个变态吧……

    2010年时的柯孟融

    1.影片中的诅咒都是假的、虚构的。

    2.片尾字幕“谨以此片纪念我的小天使”指的是导演的狗狗,黑鼻。

    图源导演ins

    导演也把照顾黑鼻的经历融入影片——他当初也在医生指导下给狗狗断食断水,打点滴。

    但他内心其实不确定这是否会管用,是否会对狗狗造成伤害。

    正如片中朵朵被禁食禁水7天。

    有些人会出于爱意对自己爱的人造成伤害。

    3.剧本中朵朵本来是男孩,叫仔仔。

    导演和朵朵(黄歆庭饰)在录音

    4.饰演朵朵的女孩叫黄歆庭,这是她的银幕首秀。

    幕后照片

    5.片中朵朵身上的伤以及boss的造型,灵感源自几年前在网络流行的“让人极度不适”的照片。

    千万不要手贱去搜索“蓬莲乳”“空手指”。

    慎看!

    有朋友提到:

    “蓬蓬乳,空手指,盯着图片中心10秒向墙上看,芭蕾的女生向左转还是右转,不点赞死全家,导演指定玩qq空间或者是百度贴吧”。 6.影片一共有150个特效镜头。

    7.影片原计划叫《鬼岛》,是三段式电影,“咒”是其中的一段。

    后面还有“醃”和“困”,其中《咒》是实验片,《醃》是传统鬼片,《困》是亲情惊悚。

    8.导演准备拍“一字三部曲”,《咒》是第一部。

    后两部从“醃”“困”“偶”“葬”中四选二。

    三部故事独立,但都改编自台湾真实的恐怖故事。

    9.导演计划拍摄《咒2》,不在“一字三部曲”中,而是是算作三部曲的外传。

    《咒2》源自导演曾经笔记中的灵感,故事只发生在小孩子身上,但内核非常“成人”。

    主角依旧是朵朵。但拍摄手法会“彻底不同”。

    《咒2》概念图

    10.片中吃头发的青蛙是假的。

    11.佛母脸有20几个版本。

    图源导演飞丝补课

    再赠送几个吧:

    12.导演要求《咒》的全体演员,除非剧情需要,禁止上妆。

    幕后照片

    13.关于结局,以及朵朵的生死,导演给出了两种解读:

    “①.如果《咒》對你來說是純銀幕內的故事;你怎麼看最後一個鏡頭,不要懷疑,它就是你心中想的那樣!實在很希望觀眾用自己的意識決定這部電影的世界,要是每個觀眾感受、意識到的「結局」各自不同,該有多切題。
    ②.如果《咒》對你來說跟你處於同一個時空;那麼朵朵是死是活,就是整體互動的一部分,越多人*祝福*,她就越?
    目前看起來,她應該是可以活著拍第二集了。”——柯孟融

    14.在删减片段中,出现了女主打“黑蛋”的段落。导演称,其实在《灵媒》上映之前,《咒》就已经拍完杀青了。

    这个段落纯属巧合。

    (在东南亚,人们相信可以通过打破鸡蛋来判断是否“染邪”,黑色即为“染邪”)

    删减片段

    《灵媒》

    15.有些观众说看完电影后被诅咒,比如开关莫名失灵,扫地机器人怎么也扫不完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玩笑,也是营销的手段之一。

    大家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

    16.墙上出现很多手的桥段也不新鲜。

    《咒》

    经典的《活死人之日》(1985,又名丧尸出笼),《 谁是鬼? 》《倩女幽魂》等都出现过。

    《活死人之日》

    《倩女幽魂》

    但鼻祖的话应该是罗曼·波兰斯基1965年的《冷血惊魂》:

    《冷血惊魂》

    17.影片在上映时,曾让“八字轻”的人免费观影。后来还传出八字轻的人不要看电影,否则容易中邪。

    这些都是营销。勿当真。

    (影片当时分级为15禁,即15岁以下不得观赏)

    18.《咒》中的“祝福”手势分3步:

    19.洞穴中有很多童子像和镜子,其实是为了封印住大黑佛母。

    洞穴里都是镜子,为的是让佛母的诅咒在镜子上不断反射反弹,但出不去。

    每个童子像指向的都是死路,而且都有一面镜子,为了是让佛母迷路。

    而且死路尽头摆放的都是祭品,但不完整。

    为的是让佛母不断寻找祭品,在镜像的迷宫中迷路。

    从而实现封印。

    祭品

    20.朵朵在医院里出来时,明显有人牵着,这个“人”就是佛母。

    也是佛母引导朵朵找到六年前献祭的小女孩。

    因为佛母已经计划好了一切,她想让朵朵的母亲找到六年前的女孩,并从女孩身上取下东西去献祭,这样朵朵母亲就会把她释放出来。

    朵朵的“染邪”,朵朵妈妈的献祭,佛母都早已计划好。

    至于为什么佛母计划这么周全。

    导演称“God works in a mysterious way”(神明总是以神秘的方式在运作)。

    “冥冥之中她都早已计算好了。”

    21.《咒》并不是第一部华语伪纪录片,第一部其实是2016年没能公映的《中邪》。

    《中邪》

    《咒》为了弥补伪纪录片镜头模糊、摇晃、角度不佳的短板,偷偷假如了一些非伪纪录镜头。

    整体上,影片镜头精致、角度极佳,虽然提升了观赏性,但牺牲掉的是伪纪录片本身的属性——

    粗糙的真实感,摇晃的代入感和紧张因此消失。

    《致命录像带》2012

    《咒》

    取而代之的,是人为修剪、刻意摆放和不合乎逻辑的“真实的镜头”的出现。

    简言之,伪纪录片最大的魅力是“原图感”,《咒》则“P图太猛摆拍刻意”。

    22.影片的主体其实是一个感人的母亲献身救女儿的感人故事。

    而影片的内核则是“世界的形状,是你决定的”。

    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不是没有道理——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个人,常常无法感知和判断世界最客观的样子。

    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其实是由你对世界的理解决定的。

    比如导演说自己没有恶意,但我们无法真正知道他是否有恶意。

    如果你选择信他,那么你认知的世界就是他没有恶意。

    如果你不信,那么你认知的世界就是他恶意的在拍片给我们诅咒。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你的世界取决于你的意志。

    同样,你的意志所改变的,是你认知的世界,而非客观的世界。

    这便是影片的内核和主题。

    23.翻了一晚上导演的ins和飞丝补课,发现导演柯孟融其实是一个很可爱,很有爱,很执着很认真,有梦想的人。

    导演

    他很爱他的狗狗,第一个状态就是他家的黑鼻。

    背景墙也是黑鼻的照片。

    他是个影迷,喜欢李安奉俊昊,把诺兰的《黑暗骑士》当成神作。

    影片拍摄过程中,他不断思考如何做好导演的工作,如何让演员表现的更好。

    而且,他也非常关心观众的感受。

    导演在执导女主演戏

    跪地拍摄

    最后关于晦不晦气。

    有网友说“只有封建迷信的人“更有甚者称“只有智商低的人”才会觉得电影晦气。

    站在道德制高点,疯狂射击其他影迷。

    随意给其他人贴个标签,看个电影还分三六九等。

    其实觉得《咒》晦气,再正常不过,跟封建迷信没多大关系。

    而且这也正是导演想要的观影效果(并无恶意)。 通过电影给观众下咒,《咒》不是第一个,比如《午夜凶铃》《厉鬼将映》。确切的说,这也不叫给观众下咒,而是叫“打破第四面墙”

    《午夜凶铃》

    《午夜凶铃》

    《厉鬼将映》

    因为电影中的降头、诅咒等等都是虚构的,假的。

    但创作者为了让观众有更强的恐怖体验,特意通过艺术或营销手法,让观众觉得这是真的。 艺术手法就包括伪纪录片的拍摄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有代入感和参与感。

    比如国产的《咒》《中邪》,国外的《灵异咒》《女巫布莱尔》等等。

    《中邪》

    营销手法就包括制造”片场闹鬼“”剧组人员死亡“”剧组中邪“等谣言,以及“八字轻者勿看“”看完后家里开关失灵“等等。

    《科洛弗档案》就曾在现实中建立描述影片虚构故事的网站,并上传一些所谓”真实视频“。

    《咒》就用了后面的手段,组织八字轻者的免费场,拍摄开关失灵,扫地机器人魔怔等视频。 艺术手法和营销手法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观众信以为真,增加影片恐怖指数。

    《咒》之所以让人觉得晦气,恰恰是因为它做得太好了。

    影片开头女主透过屏幕和观众的交流互动,就把和观众交互交到了极致。

    《咒》除了是一部伪纪录片,更是一部互动式影片

    伪纪录的拍摄形式让观众更代入,片中的互动让观众打破屏幕这第四面墙,也打破电影和现实的界限。

    也正因此,许多观众会觉得被欺骗,就像看到“不转咒你XXX”的信息一样,所以会觉得恶心和晦气。

    除了这些手法,让观众觉得晦气的另一大原因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虽然我们已经破除迷信,但“图吉利图好”的想法延续至今,这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就连西方至今也是避讳13这个数字,一些楼层跳过13层,和我们的楼层跳过4层一样。 再比如在泰国不要摸小孩头,因为他们信仰佛教,认为头部有神灵。这是种信仰。 再比如,现实中没人会在饭桌上立三根筷子吧?

    最后,观看恐怖片,在客观生理上,都会对人造成影响。

    比如后背发毛,想入非非等,这些也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跟染邪中邪封建迷信没毛关系。 鉴于以上,你看完觉得《咒》晦气,一点毛病没有。

    而导演也坦承,《咒》里的诅咒等都是假的。

    我翻遍了导演的ins和飞丝补课,也只发现他是一个热爱电影,有爱有梦想的人而已。

    拍这部电影他付出了巨大心血,也没有掺杂任何恶意。

    他反而把对自己狗狗的爱意思念,融入到了电影里。 所以,没必要为了“晦气不晦气”互相刀剑相向。

    更不要看电影看出什么优越感,给影迷划个三六九等。

    这样恶意并不来自电影,而是来自那些心理有问题的人。

    总结:觉得电影晦气没毛病。《咒》是假的,没恶意。

    你觉得它恐怖,被吓到了,它的目的也达到了。 现在的舆论太追求对与错,追求阵营。有恶意的不是电影,而是某些吃饱撑着的人。

    从之前的屁股歪不歪,到现在的晦不晦气,都是如此。

    最后,送大家一个“逢凶化吉”符,祝愿大家时来运转。

    也希望导演能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资料:

    1.导演飞丝补课/ins

    2.导演Q&A

    文/女神的秋裤

    7月9日/青岛

    喜欢就点个“有用”吧!

    更多精彩影评解析:

    有关【瞬息全宇宙】的热门问题

    【灵媒】深度解析——两个家族命运的碰撞

    【新蝙蝠侠】彩蛋&解析+你不知道的20件事

    全上帝视角看懂《信条》:尼尔才是男主最伟大的钳形攻势

    微信群“电影情报局”持续呼唤你,最新电影资讯、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猜图游戏,畅撩电影和人森,组团看电影,一起来。

    继总局、阿斯加德分局、霍格沃兹分局、妈惹法克局、哥谭市分局,阿尔法宇宙分局之后,新群“京海市分局”成立了!

    速速扫码入群,群二维码持续更新(2023年5月18日前有效)!

    请扫码入群,人数过多无法扫码入群的话,请加秋裤微信moviekit拉你入群。

    务必记住进群暗号:“我们为什么跌倒?”

    你可以错过爱你的人,但不要错过和你一样爱电影的人。

     3 ) 我会记得这位导演,一个用恶意和负能量来创作的神人

    不是很懂因为觉得晦气而恶意打低分的人,《咒》我观毕只有一种深深地羡慕和嫉妒感 之前看一个监督访谈说有一类创作者不是依靠热爱,而是依靠负能量来创作的。我今晚咂舌感叹——咒的导演一定就属于后者。 比起电影里各种花哨的鱼眼镜头,空间压迫感极强的低机位,忽明忽糊的自动对焦,时不时响起的怪异音效和犬吠声——那些不可视和不存在的,出现在任何一个不该出现的角度镜头才构成了本片“伪纪录片”形式中最大的谎言,而这个谎言一直到结尾,才通过长达两分钟的文字阅读和视觉暂留看到符咒的生理现象告诉观众

    观众一旦察觉到到自己受骗,从感觉邪门和愤怒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导演的叙事诡计圈套,成为了导演“打破第四面墙”工具的一环 资讯过载的恐惧感,和对诅咒传播力量的反感叠加起来。导演所展现出的恶意,又成了观众的恶意,观众一边察觉到上当受骗一边破口大骂邪门歪道时,就已经入戏……能为这个结局生气恰恰证明你确实感到了恐惧,所以才会对导演的这番恶意感到愤怒,如果不相信它的存在,它没有吓到你,你又怎么会介意女主撒下的谎言呢?

    而导演用激怒你的方式完成了他的创作,观众在被他激怒的同时也成为了他作品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超凡的勇气和才能,我非常钦佩 个人认为咒可能是近十年来的最佳华语恐怖片,大陆的恐怖片是拍不出这种完成度的。这个导演贵在使用心理恐惧而不是jump scared来达到一种恐怖游戏一般的代入感。甚至部分视角的切换还参考了生化和逃生系列,这份才能是难能可贵的。就这点来看,台湾已经把中式恐怖发挥到了一个大陆恐怖类电影可望不可及的地步

    虽然他在影片中展现出的恶意确实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承受,但本片在揭露真相前其实也是给了你反悔的机会的,你忍不住好奇心非要看,看完又觉得晦气,是否有些精分?(倒不如说都来看恐怖片了怎么还信神鬼啊,我不太懂这种脑回路)更别说大部分豆瓣观众看的都是盗版,看了盗版还喷导演是否自我意识过剩?考虑到这个问题就会发觉,现在的豆瓣7.2的评分是报复性低分,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看看图一乐算了。而该片一定会在华语恐怖佳片中占有一席之地,相信等报复性打分热潮过去以后,评分会慢慢涨回来,而导演也会凭借这部完成度极高的作品被记住,成为华语恐怖类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再补一下我给5星的理由吧,希望大家不要吵了,一打开豆瓣就看到恶意的骂街我很烦,你不喜欢你就自己发长评骂,别到我长评下散发你的恨意,我又不是导演,你骂我也没用啊

    很多人给咒差评的原因是结尾的这份恶意,但在我看来,没有最后这最后十分钟,咒就是个及格分的恐怖片。毕竟伪纪录片式的恐怖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全片第一人称的的电影也不少,咒还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第三方角度镜头,还有这些打乱时间轴的剪辑,这不是很奇怪?哪里还有伪纪录片的味道?简直就像一部编辑好的电影了 对,编辑好的电影。

    恰恰是因为这个女主(导演)欺骗了观众的结局,你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的情节上的不可理、心理感受上的怪异、直觉的错误才能在读完两分钟的文字后,恍然大悟,而在你察觉到受骗这一刻时,美术师们设计的圆周纹在你眼球上停留了整整两分钟,在你暂停掉视频后,它出现在白底上、软件页面上、天花板上、衣服上、手臂上、手掌心里。这种视觉和心理的双重侵入性,是以前看任何电影都没有过的

    有《大脑越狱》这种使用视觉暂留的生理反应让你看到图案的作品,但用这种方式来做剧情反转让观众发现自己被骗的这部是首创,就光是这种成功的创新就值得获得好评了,有些人纠结的伪纪录片不该有配乐这种问题才是真的无趣,谁告诉你纪录片不能有配乐?而且咒恰恰不是伪纪录片。简中电影界有这种观众能敢创新吗?我还庆幸这是台湾电影,要是大陆导演拍的,怕是你们要举报人家到下架?文化创作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xx类电影必须xx,电影可以xx但不能xxx (这种评论我想大家都见过很多了,我是觉得很没劲)在更新这段时,咒的评分已经跌倒了6.8,这部电影在英语国家的评分榜上都有7.5,反而回到母语国不受待见了

     4 ) 火佛修一,唯物主义——结合导演QA的理解和“晦气”评价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咒》看见。不得不说,作为这两年传说等级最大咖的恐怖片,《咒》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很多观众估计已经一睹为快,本人看完后也算意犹未尽,还专门去看了导演QA。而导演的部分解释还挺值得补充的,所以在此综合讲一下。

    当然,剧透预警-结局开幕雷击


    首先开幕雷击直说结局,在受尽折磨后,若男露出真面目,不仅要诅咒“观众”还要整个大活。她蒙上双眼掀开了佛母的红布,让真正的观众欣赏了一把紫水晶矿石般密密麻麻的深渊。这里结合她恶意满满的打算,若男应该是要拍下佛母真容,把最强诅咒用视频传播开来,保证母子二人的平安,类似《真心话大冒险》《白井》式的Fuck Everyone结局。

    但从她被附身做掉来看,这应该是失败了的。毕竟人走茶凉,没人能上传视频,电影世界中的观众欣赏不到如此美景。所以故事留下的最大问题,便是朵朵会不会惨遭毒手。在这个问题上,导演柯孟融选择了当谜语人——意识决定,你觉得活就活了,死就死了。

    虽然这个问题回答的模棱两可,但从另一个回答里还是能看出点端倪。结局处若男是想来个暗黑版“普渡众生”,保全母女小命。但别忘了,在那个阴森的地道里还有个角色在呢。大BOSS佛母究竟想干什么,借用导演原话——佛母想要被释放出来。从一开始显灵,佛母的计划一直都是释放自己。所以结局也有一个细节,那块红布究竟盖没盖回去,无从所知。

    那佛母有没有得逞,难道这又是个谜语人结局?其实,它的阴谋大概率是成功了的。这里再引用导演的另一处回答,关于地道中的布局用意。相信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地道中五花八门的镜子,连入口处的小门都安了镜子,不少人以为这是美杜莎设计,也就是佛母也不能直视自己的绝世美颜。

    但这其实是迷宫的一环,地道中的镜子就是为了反射佛母的目光,像游乐场里的镜子迷宫,让它在黑暗中迷失。一个个拐角处的祭坛,其实每一个都没有完成。而那些指路的石像,也统统指向死路。地道就是佛母的弥诺陶洛斯迷宫,让它在祭坛间兜兜转转找不到出路,封印邪神的物理方法。

    并且大家都知道火佛修一是恶趣味谐音了,但注意,朵朵也是谐音。全片一共献祭了妹妹的两只耳朵,正好也就是朵朵。这想要活下去,真有点难。再补充一个谐音梗,朵朵喜欢的狗狗名字—汪吉,就是指的忘记,忘记自己的名字。

    但导演第二部主角暂定也是朵朵,是死是活还是导演说的算啦。

    关于佛母真容,导演承认确实像紫水晶。而且是故意设计的这么毛骨悚然,一眼满满负能量,才能让观众感到不适。

    除了结局,片中另一个让人疑惑的点,想必就是六年后凭空出现的妹妹。这里还是必须用到导演的回答,因为电影里实在是只字未提。陈家村有没有被灭村?没有啊!想不到吧,那百鬼夜行的既视感,一群人被附身发疯,估计每个观众都没想到设定里还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幸存下来了。

    而这批幸存者离开了村子,选择隐姓埋名继续生活。同时他们私底下还会举行仪式,估计是收到了佛母的感应,才把妹妹抛到那个地方。让若男受指引,完成了肉、发、牙三个祭坛。当然,是不是感觉有一丝丝的牵强。导演也解释了——神明的运作方式是很神秘的啦(我是导演我说了算)。

    还有一处可能大家没看清的,就是主角一行人鬼打墙的时候,远处披着白布的人形。其实电影里暗示了,断断续续的广播里说吴毓晴医生家中大火,最后只留下上吊的焦尸,这具人形就是佛母投影给主角的吴毓晴医生的惨状幻象。

    结合评论先再补充几个问题,首先是妹妹让若男用头发喂青蛙代表了什么。佛母起源于云南,所谓邪术大概也就是巫蛊之术。而这几只是青蛙还是蟾蜍,因为是特效做的不好分辨。但我个人认为蟾蜍一类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其体形更臃肿眼部也没青蛙突出。蟾蜍,这也符合巫蛊五毒的设定。若男喂蟾蜍,也是被佛母算计,它一早就盯上了还未出生的朵朵。若男在地道前血流不止,最后肚子里的孩子却没事,应该就是因为妹妹给的那坛蛊水,蟾蜍水。

    若男喝了蟾蜍水,和佛母签订约定要献祭女儿。其实导演之前就有一处细节暗示了这个反转,若男布置装饰时Welcome拼成了We come,这个We就是若男和佛母。

    陈家村几近灭村的那一晚,大火里烧的是什么?不少人猜测这是把被佛母附身的阿东给火化了,但其实不然。在一则番外的伪新闻预告里,也就是电影宣传,阿东和阿原的尸体都是乘着竹筏飘走被人发现的,死状也是浑身都是洞,所以大火里烧的不是阿东。

    片中反复出现的虫代表了什么,还是回到诅咒之神大黑佛母本身。它所谓的诅咒,基本上就是巫蛊邪术,虫当然就是蛊的常客。电影中每次虫的出现,都代表着佛母计划的更进一步。从第一次知道名字、看到禁忌录像再到口吐怪虫,虫的出现标志着佛母蛊术的愈演愈烈。尤其第二幕,虫抬起身子彷佛在做兴奋的祈祷动作,就是佛母的邪术显灵,这里引导朵朵跳楼拿刀的也是佛母。

    导演在电影最后写了行字——仅以此片纪念我的小天使。不要以为这是说的人,这个小天使指的是导演的爱犬,叫做黑鼻的宠物狗,片中朵朵看狗的桥段应该也是导演的小心思。

    黑鼻

    几处删减片段,若男进地道前的段落、启哥中邪什么倒是无所谓。但那段街头脸谱真的很有感觉啊!可能在正片里有些突兀吧,可惜了。坏鸡蛋噩兆这个看上去有点和《灵媒》撞车,但导演说《灵媒》上映前《咒》就一早杀青了,估计这么晚上映是一直在做那150个特效镜头。


    如果还有更多细节,会接着补到前面,最后就写写电影评价和成功的“晦气”。

    这几年国内观众也受到了不少伪记录恐怖片的浸润,特别亚洲算是产出不断,《中邪》《昆池岩》《摄影机不要停!》《灵媒》,电影产业不错的地方几乎都出了个爆款,网友讨论度也都异常之高。作为预告片民俗气息浓厚的《咒》,人气火热也不出意外。但不论是评分的下滑还是台湾本土尚可的评分,都说明这部电影的整体优缺点很明显,没那么神也没那么好。

    先说优点,首先电影的场景设计和民俗元素都很加分,构成了全片最大的看点。邪魅至极的陈家村的取景,导演直接去了新竹李栋山庄,庄主是个退伍老兵,甚至片中的黑山羊都是庄主养的。而地道则是去了水尾光武坑道,一个老旧的军事地道。这两处取景可以说给电影加分不少。导演的几幕调度也还可以,像是地道初探、陈家村惊魂夜,而阿清嫂从预告一路火到正片,真正的C位啊。

    然后值得一提的就是剧情了,其实若男是不是从头黑到尾,还有这个稍显老套的母爱故事并不是我所在意的剧情重点,我觉得更妙的反而是导演通过剧情和画面设置引发的代入感。从开头的骗局到结局的真相,若男的台词设计诚然是模仿了视频博主,但其明显是有着更强的引导性,借弱势话语中带着指导的暗示来让一无所知的观众被坑。结局反转一把,把意识决定变成真正的诅咒,把代入感变成油然而生的厌恶感。最让我会心一笑的还是那段视觉后像的妙用,网友应该见过不少这种图,盯一会就能实现后像。结果导演用不得不看的一个字一个字出现的剧情,让观众“自愿”把邪术符号烙印在了视觉中,不得不说是满满的恶意和恶趣味。

    还有关于陈家村的设定也很有趣,粗略一看陈家村好像是比较厚道的,承载着诅咒在荒郊野外世代受苦。但本质上他们干的事和若男区别不大,陈家村的祖先为了邪术而供奉邪神,结果佛母日趋强大而脱离控制。在这里必须记清楚一点,火佛修一也是不折不扣的邪术。陈家村只是没有到处传播诅咒,但每一代为了保命都选择把诅咒传给无辜的下一代,甚至不惜献祭儿童,算是真真正正的用后代给自己续命了,和若男相比可谓五十步笑百步。

    片中比较平庸的地方,个人感觉有一点配乐问题。配乐在恐怖片中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的地位,它能够营造氛围、暗示剧情还能调动观众的心脏。但作为伪记录,《咒》的部分地方是有那么一些满的,还是朵朵取刀的段落,尖锐音放的微吵。剧情上,说实话,母爱的伟大命题属实缺乏新意。几个角色也都是恐怖电影中老生常谈的倒霉蛋,像是伟大的唯物主义斗士阿原,真男人启哥。毕竟导演把神明神秘论都抛出来解释剧情了,不能多强求。

    故事深度方面也无足轻重,相比于延续了罗泓轸风格,探讨传统文化没落的《灵媒》,这方面该片表现平平。另外,柯孟融的Jump scare没什么惊喜,期待下一部新片能更有创意吧。关于佛母和它的洞洞杀人法,纯属个人联想,它就像是个反向的把孩子吸进洞里的负子蟾。而且佛母实在威力惊人,善神无一敢和它硬碰硬。若男三人进村前卡车轮里的神像,差不多就是善神警示他们莫要向前,可惜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对了,还有晦气!看样子很多观众看完该片都为自己捏了把冷汗,若男真特么害人啊!但这种反映,恰恰就是导演所追求的代入感和互动性,如果感到晦气,反而该片的设计是最成功的,晦气就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导演从台词到一步步揭开的真相,无不采用了骗术和话术,让观众放松警惕代入到这个鬼怪世界,在最后一刻打破第四面墙,让观众在最危险的情节处被拉进了若男的死亡骗局。导演所设想的互动性,可见一斑发挥不错。

    结局在打破第四面墙这方面倒是有一丝丝矛盾。若男被杀,视频难以公之于众。很多人也说《灵媒》的结局是BUG,人都死完了观众又怎么能看到最后的恐怖之夜。这里还是得说一下,因为《灵媒》其实在伪记录的大主题里加了很多风格,比如采访就是真正的伪记录,《蒙哥湖》《波基普西录像带》。而摄像头是《鬼影实录》式的监控风格,最后的夜晚则是旧片,也就是未经剪辑的原始风格,《死亡录像》《女巫布莱尔》。所以最后是旧片,那就不影响任何情节逻辑,它的风格决定了一切的合理。

    有人说最后是若男是在直播,但应该没什么可能。第一点导演完全没有用到直播元素,第二点是陈家村之前提到过是没讯号的,荒废之后更不可能有讯号了。

    与其说矛盾,还是当作电影顺理成章的要素好了。因为纵观全片,剪辑风格的浓厚很多地方是说不清的,比如最后的后像戏码就完全不像伪记录。总之,要把若男的诅咒视频进一步升级,按照我的想法,柯孟融应该大胆出境,以柯孟融导演的身份客串一把,打破两个世界真正的界限隔阂。有一说一,那才是真正的“晦气”。

     5 ) 恐怖片别给观众下降头

    恐怖片之所以恐怖,是要观众相信故事真实发生过,而且可能再次发生在生活里面。

    所以恐怖片给观众下降头就会出现有一个矛盾的问题:

    如果被下降头的观众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什么鬼不鬼的,老子相信马克思主义。” 那么电影就不再恐怖。

    如果被下降头的观众告诉自己,“这一切都可能是真的。我真的被诅咒了。”那么电影虽然恐怖了,但是也晦气。

    换句话说,给观众下降头既不能讨好无神论者(他们觉得电影不再恐怖),也不能讨好有神论者(他们觉得电影非常晦气)。

    另外,云南哪有什么大和尚,满地的让你买玉石的黑心商家可以让你怀疑任何一种因果轮回,任何一种宗教信仰。

     6 ) 女主没有遇到这件事一定是个千万粉up主

    ---用网络营销的角度看《咒》

    关键词:

    1. 诅咒的确存在

    2. 女主营销技巧高超

    3. 女主极其坏且自私

    前提(六年前):

    女主六年前本身就是个up主,她和陈家两兄弟经营着一个打破灵异事件性质的账号,这种类型的账号在社交媒体中是很吸引人眼球的一类,所以女主应该很懂粉丝心理和视频套路,掌握营销技巧(划重点,这就为她六年后的视频也就是本部电影埋下伏笔)。

    为了拍摄视频,女主随陈家两兄弟回到他们老家,两兄弟要回家参与祭祀仪式,几人也准备偷偷拍摄有强烈神秘色彩的密道,没想到这个密道里有真正的诅咒之神佛母,陈家两兄弟当晚双双去世,村民也大受影响死亡无数,女主和佛母达成协议---把自己肚子里的孩子献祭(前面那个老妇人就说了,肚子里孩子的名字也要献给佛母,在地道前女主男友没来由地突然说了女儿名字,其实是佛母在引导,后来女主喝了坛子水,协议达成),自行开车离开。

    女主回去后受诅咒影响,前往云南调查此事,得知佛母为诅咒之神,想要降低自身伤害,需要把诅咒扩散出去,扩散的范围越大,自身受到的伤害越轻。

    女主生下女儿后,把女儿送走(影片没做交代,猜测需要等长大后才能献祭),开始想尽办法扩散诅咒。其中经她扩散诅咒而死亡的人有女主父母和警察(这只是影片展示出的,可能还有很多没展示的),当然这中间还有心理医生受到扩散,暂时没有死亡。

    正文(六年后):

    六年后,女儿马上就要六岁了,猜测快要到了献祭的年纪,于是女主知道马上要开始一波异常强烈的诅咒了(接女儿回家墙上错拼的we come也表示“要来了”),身边的这些人已经远远不足以分担这么强烈的诅咒,于是她把目光对准了广大网友。

    利用之前做up主的经验,这一次,她的人设不再是“勇闯禁地破除迷信的青春靓丽女大学生”,而是一个“为保护女儿向广大网友求助的可怜单身母亲”,(想象一下,之前的账号类型吸引眼球,多少会有一些知名度,此刻要是有网友扒出这个可怜母亲正是之前做灵异视频的女大学生,会有多么轰动,大家会很容易就相信同情她,即使不相信的也会因为噱头而关注这件事,是会上热搜的程度,这么多人分担,诅咒自然就会变轻),她利用自身的营销技巧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分担诅咒。

    (接下来的一切视频,都是她为了“打造人设”而拍出来的,在镜头前用尽全力塑造出一个“爱女儿的好母亲”,包括布置房间、带女儿回家、陪女儿挨饿等等,事实是“你看到的都是想让你看到的”,关了摄影机她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女儿回家当晚家里就出现一系列怪事,她知道这是“we come”,诅咒开始来了或者说明显变强烈了,于是她开始行动。明面上展示给网友的是每天为了女儿奔波保护女儿,实际上在用尽全力传播诅咒以减轻诅咒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所以一些很多人不解和气愤的事情就得到解释了,比如,知道有诅咒为什么还要接女儿回家并告诉她真名?---为了献祭;为什么强调不能喂女儿吃东西还要喂?---为了害死师父师母承担诅咒;为什么自己已经去过云南了还要寄养爸爸去调查这件事?---为了害死寄养爸爸承担诅咒。包括后来又回去找心理医生,也是这个原因。很多人因为这些事吐槽女主蠢,其实她才不蠢,她是极其坏+极其自私。)

    这中间她为了传播诅咒,又害死了幼儿园阿姨、师父师母、心理医生,并且逐步让女儿开始一点点接触诅咒(屋顶坏坏不是她在陪女儿玩,她知道真的有,让女儿熟悉接触;看房子时故意丢下女儿,让女儿被佛母引导去观看录影机录像)

    但是她逐渐意识到,这一波诅咒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即使她已经大范围散播了诅咒,还有很多人因为这个已经死了,她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诅咒影响(开始流鼻血了),本来可能觉得献祭女儿就差不多没事了,到后来发觉已经这么多人还是收不住,女主就开始意识到传播力度还是不够,需要把最炸的那个(地道录像)公布。

    于是他引导寄养爸爸调查这件事,修复摄影机,获得地道录像。从现在开始,女主已经意识到这件事自己可能控制不了了,接下来的所有行为都是带着“赌”的成分了,手上握住了一切能握的筹码,拼死一试。

    (到这里,她对女儿的态度有点模糊不清,1. 有人说是和女儿培养出了感情,所以舍不得把女儿献祭了,就自己去了。2. 但是,注意本篇的关键词,女主是个营销高手+坏且自私,还有前文我说“你看到的是她想让你看到的”,想一下,她进入地道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揭露佛母真面目,让屏幕前的人都最大程度地受到诅咒。而她又怎么吸引网友来观看?对没错就是她的“可怜单身母亲”的人设,所以,女主不可能给网友展示出她带女儿一起去了。这里影片没给具体,相信1还是2就看个人理解吧)

    进入密道前她做了充足准备,“握住了一切能握住的筹码”,牙齿头发,还去割了女孩耳朵,浑身写满符文(也许还带上了女儿)。进入隧道以后砸碎了镜子(镜子是反射诅咒困住佛母的)、摆正佛像(佛像是让佛母迷路也是困住她的),摆好祭坛,都是为了释放佛母继续传播诅咒。

    (最后一段进去地道可以理解为她用的直播形式,提前预告增加热度,这个行为也和六年前她做破鬼up主相互呼应了)

    最后蒙上红布就是放手一搏赌个大的了,后果1:直播形式把佛母的脸展示给无数的网友,最大范围和程度分担诅咒,她得以保命。后果2:她还是会死。

    事情已经到这个份儿上了,她不去也是等死,去了还有一线希望,所以她去了,于是她赌输了,影片到此结束。

    其实影片展现了很多母女温情,可能是想强调母女真的产生了感情,也可能就是现在网友角度看到了“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如果是前者,那就是温情恐怖片,要是后者,就是我文章的主题了,你更倾向于哪个呢?

     短评

    这不就是一个“不点赞就倒霉”的帖吗😅

    6分钟前
    • 2394260
    • 较差

    優:有恐怖到、觀眾互動、只花30塊缺:女主口白、硬要攝影、不怕死的P孩、邪教自助餐、時序混亂沒必要、親情

    8分钟前
    • 錢庭寶
    • 还行

    最后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老公坐在旁边喊出了我的名字🙃

    12分钟前
    • 四喜喜
    • 还行

    晦气是对中式宗教恐怖片的高评价了吧。

    14分钟前
    • 蔬菜过敏
    • 还行

    恐怖倒不是那么恐怖,晦气倒是真的挺晦气的

    16分钟前
    • 限时瞎搞
    • 还行

    很恐怖,想着的是把他当做情感八卦版看——第一次去男朋友家,他们家人只给我吃很难吃的青菜和一些咸菜所引发的血案。老公问我为什么不跟着念咒 我说我只信仰党认可的宗教。

    20分钟前
    • 大奶薇薇复仇版
    • 力荐

    看到这条评论的人,点赞转发,今年考研考公必上岸!

    23分钟前
    • 未知的用户
    • 还行

    認真推薦,這部恐怖片絕對是華語史上前五名

    28分钟前
    • 蘇宣隼
    • 力荐

    评论里说得对,这片看到最后不是觉得恐怖,而是觉得晦气。

    31分钟前
    • 爱平装不爱精装
    • 较差

    她早就去过云南,她早就知道。

    34分钟前
    • Dorothy
    • 推荐

    所以打低分的能找出除了《僵尸》之外,十五年内比《咒》更好的国语恐怖片吗?找不出来就闭嘴少狗叫,何况对氛围型电影而言,影院和电视屏幕的观影体验本就天差地别,这也是为什么惊悚题材容易成黑马,《咒》完成度相当高,如果这不能算作优秀的院线电影,其他恐怖片就该直接埋了。少诋毁其他中文地区的影视作品吧,那并不会让我们凭空诞生好电影。

    39分钟前
    • R-5lave
    • 力荐

    第一次看到给观众下咒的恐怖片

    43分钟前
    • 天生地梦
    • 推荐

    信教和不信教的都沉默了。

    48分钟前
    • L.A.M.B
    • 还行

    所以我也被诅咒了吗?(咒文翻译的那里很妙,因为一直看中间的字,到最后突然白屏时,那个图案被眼睛记住了,所以屏幕上都是那个图案)

    52分钟前
    • 火页
    • 还行

    ⚠️⚠️特别信宗教神灵的别看!别看!别看!已经不是恐不恐怖的问题了!

    53分钟前
    • 腸胃好痛
    • 推荐

    导演一定是在致敬空手指和莲蓬乳。。。虽然早就猜到那个咒语是诅咒,但是看到最后还是挺心酸的,要是能让小孩诅咒减轻,其实也挺愿意帮他分担。。。。。个屁啊,要怪就怪你爸妈作大死

    58分钟前
    • LAURANT
    • 推荐

    我真的蛮无语的,一些人一边喊着自己唯物主义,一边觉得晦气狂喷导演打一星,看恐怖片还想给你弘扬什么正能量吗,干脆去看主旋律好了

    1小时前
    • 坏女孩多莉
    • 推荐

    不推荐。包裹着伪记录恐怖外衣的亲情片,其实还是伪记录恐怖片的一些惯用套路,而且调度和剪辑有不少不讲究的地方,好在恐怖元素比较乡土和东方。不过,可能刚好不适合我吧,最后有一种小学时候收到诅咒信的感觉,明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很膈应人。满心欢喜看一部电影,却好像吃了一只苍蝇,晦气。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很差

    目前华语没有比这个更恐怖的,值得鼓励,平常很爱看恐怖片但是我现在还在腿软…

    1小时前
    • 豆友197061240
    • 力荐

    公摊面积都能认,公摊点诅咒算什么。

    1小时前
    • Imperfect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