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亡命救护车2022

    亡命救护车2022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22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艾莎·冈萨雷斯,加瑞特·迪拉胡特,基尔·奥唐纳,杰克逊·怀特,奥利维亚·斯坦布利亚,摩西·英格拉姆,科林·伍德尔,塞德里克·桑德斯,A·马丁内斯,杰西·加西亚,何塞·巴勃罗·坎蒂略,威尔,德文·隆恩,维克多·高佳卡,杰米·麦克布莱德,珍·普罗斯克,凯利·陈,布兰登·罗宾逊,安娜贝勒·格维奇,刘慈慈,切尔西哈里斯,安迪·费儒,艾恩 

    导演:迈克尔·贝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假面骑士平成世代FOREVER

    • HD

      龙虎制霸

    • HD

      黑豹特警队

    • HD

      莫哈维钻石

    • HD中字

      警探奈特3:独立

    • HD

      萨扬

    • HD

      iNumberNumber:约堡黄金大劫案

    • HD

      母亲节行动

     剧照

    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1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2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3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4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5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6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16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17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18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19亡命救护车202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翻拍自2005年同名丹麦电影,功勋退伍士兵威尔·夏普(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 饰)为救妻子情急之下找到养兄弟丹尼(杰克·吉伦哈尔 饰)求助,却因此被卷入洛杉矶史上最大金额银行抢劫案。在脱身中出现的致命差池,迫使二人挟持了一辆载有一名垂危警察和一位顶尖急救专家卡姆·汤普森(艾莎·冈萨雷斯 饰)的救护车。在这场持久的高速追逐中,威尔和丹尼极力躲避全城警察的大规模搜捕、保证人质的生命安全、努力不对兄弟拔刀相向,同时完成这场洛杉矶有史以来最疯狂且惊险刺激的逃脱。

     长篇影评

     1 ) 再谈电影《亡命救护车》观后感

    再谈电影《亡命救护车》观后感。电影讲述了关于人类共有的人间温情的故事,包含爱情、友情和亲情等等。但以我之见,影片的真正主题是关于爱(同理心)与正义感的传导和回流,最终形成一个个完美闭环(我们姑且称之为“爱流闭环”吧),从而实现从拯救他人到自我救赎的完美结局。其中男一号威尔作为战斗英雄,在经历了战争创伤后还要饱受无法担负儿子癌症医疗费用的二次打击,理想幻灭,被逼无奈,为挽救儿子生命铤而走险,走向犯罪的不归路。这一情节主线看似老套无聊,但后来的情节发展却非常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影片中有无数关于爱的传递与回流的“爱流闭环”故事。首先,威尔对于妻子和儿子无限的爱实现了第一次爱的传导,而妻儿在与威尔的对话中又将爱和正义感传导回来,实现爱的回流,从而直接导致威尔在亡命途中良心发现,最终做出迷途知返的正确选择。其次,作为前面的爱的传导的直接结果,威尔在逃逸追捕过程中不惜牺牲自己以拯救被自己误伤的警察以及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女主角卡姆,从而完成了爱的传导,并导致受伤警察最终没有指证威尔误伤他的犯罪行为,反而说威尔救了自己,又一次实现了救人与自救。同时,威尔的正义感和对弟弟丹尼的兄弟情谊最终打动了丹尼,使其一度放弃了金钱和自保,奋力保护威尔并与其共同保护人质,从而又一次实现爱的回流与救人/自救奇迹。最后,也是最精彩的“爱流闭环”情节,这就是女主角卡姆的故事。卡姆本来是医学院名校的高材生,但因大三酗酒吸毒自暴自弃,不得不辍学改行成为急救车救护员,并因此失去了珍爱的医生男友。卡姆为此有很深的心理阴影,久久挥之不去,所以尽管她在急救领域技艺超群,非常专业,但她始终无法面对被自己拯救的急救病人,更重要的是无法面对自己,她将病人送到医院之后从来不敢进病房探视病人,因为一是担心会因看到病人的苦楚或感恩加重心理和情感负担,但更重要的是她对自己不能成为医生怅恨不已,因此不敢进病房重揭内心的伤疤。但经过这次生死考验后,特别是多次被威尔不惜牺牲自己拯救生命以后,她最终勇敢面对自己和他人,不仅奇迹般地成功挽救了受伤警察的生命,而且在片尾终于鼓起勇气进入病房探视当天早上自己亲手急救的受伤小女孩,而小女孩的康复和天真可爱的笑容又反过来彻底拯救了卡姆,使她重新审视了生命,认识了自己,从而完成了自我救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能是因为自己太脆弱敏感,即使你说这是俗套也好,煽情也罢,总之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关于自我救赎类的电影。我觉得整个电影就是在讲述这样一个个看似平常而又感人至深的关于自我救赎和爱的传导的故事。真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首映时观众反响如此惨淡,很多观众表示对大导演迈克尔·贝很失望,说什么对影评主题不知所云云云。也许我又少见多怪了,或者也许我又对电影过度解读了,从而读出连导演本人都没想那么多的寓意来了吗?不管怎样,总之我觉得影片不失为一部好电影,甚至堪称一部伟大的电影。窃以为,一部电影堪称伟大,不仅仅在于剧情、人设、动作、场面、演技、特效、悲情、幽默等等诸多外在表象,而在于温情、温情、温情(重要事情说三遍),而且理应仅仅在于影片所呈现的源于生活并真挚感人的温情而已。。。

     2 ) 一部美式政治正确的烂片。

    如题,个人认为是一部美式政治正确的烂片,荒诞且反智。简直是槽多无口。

    一边驾车狂奔跑路,一边输血救人,嗯,这很政治正确......不是,就算你要伟光正,你找个空当把人放下,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医生去做不好吗?就算想留个人质,把女主留下不可以?伤者是警察欸,救过来放身边继续和你死磕??!

    更让人不理解的是联系上帮派帮忙跑路时,把车刷绿,还找几辆一样的救护车开影分身。然后就还开着喷漆后花花绿绿的救护车,依旧带着车上救治的受伤警察继续跑路....嫌目标不够大呗?两人换辆小轿车跑路难道不香吗?曹操都还知道割须弃袍呢,你...就这???

    刚开始看的时候,本来只想吐槽剪辑特别是那些无人机视角,和计划稀碎的劫案的。看完全片:小细节,无所谓了

    当你无法理解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动机的时候,这电影叫人怎么看得进去嘛。

    从救护车骗过警方的拦截卡开始,“我看不懂,但大为震撼。”

     3 ) 没有感情的追车机器?迈克尔贝:就是玩!

    当心晕车

    《亡命救护车》,简单说下。

    全片136分钟(内地院线删了一分钟),看了两个多小时的的汽车广告+城市宣传片+音乐MV。

    当然并不是说这部电影烂,恰恰相反,该片是近期内地大银幕上最“正常”的一部爆米花电影。

    如果你不喜欢《新蝙蝠侠》近3个小时的压抑黑色侦探风、也不待见《神奇动物3》“老两口”磨磨唧唧的离婚故事,这部《亡命救护车》还是比较适合的,毕竟爆炸、枪战、追车、美女,要啥有啥。

    当然更不是说这部电影好到哪里去,《亡命救护车》给人的感觉就是可以拍好,但就不给你好好拍,而是整一些“歪门邪道”的东西,导致喧宾夺主。

    因为电影是导演迈克尔·贝的玩票之作。


    就是玩儿

    迈克尔·贝,以《世界末日》《珍珠港》《变形金刚》等大制作电影而闻名、国内观众戏称其为“爆炸贝”,一言蔽之。

    《亡命救护车》改编自2005年丹麦同名电影,是一部“小片”,仅耗资4000万美元,是迈克尔·贝生涯作品成本的倒数第三,前两位是1995年的《绝地战警》(2300万),2013年的《健男抢钱团》(2600万)。

    拍摄缘起很有意思——因为疫情的原因,被“关在家中”的迈克尔·贝无聊透顶,要出去“活动活动”。由于各大公司预算紧缺,所以老贝说要拍个“小电影”,就盯上了这个故事,尤其是片中“被困在小空间内人物之间的紧张关系”,跟自己被隔离时的状态很像,随即拍板并亲自执导。

    电影38天就拍完了。

    另一个原因,该片是他本人喜欢的那种电影。

    之前迈克尔·贝多次表示自己被大制作电影困住太久了,尤其是《变形金刚》(本来三部就收手,但他们给得太多了)。而他本人是B级片、恐怖惊悚类电影的狂热粉丝,成名之后他甚至成立了白金沙丘影业(Platinum Dunes,见文末),专门拍一些中小成本电影,虽然作为老板他不自己上手,但据说经常坐在监视器后面过瘾。

    所以这部《亡命救护车》,是受疫情影响的爆炸贝自己执导的B级片,因为这部电影,虽然有着其标志性的爆炸场面和运镜炫技,但体量还是偏小。

    很多影迷了解电影故事之后,觉得该片不适合迈克尔贝。

    从劫案到救护车追逐,全程纪实,很典型的单一事件类电影,比较典型的就是《生死时速》《血溅十三号警署》《银行匪帮》《局内人》这些。

    老贝从未拍过这样的片子。作为广告导演出身的他,叙事方式一直饱受诟病,但他的独到之处就是画面和故事节奏,而且迈克尔贝是好莱坞少见的完全放弃故事、单纯的用画面和剪辑推进故事的导演。

    这种类型的导演,片子体量越大越适合他,这样可以掩盖叙事功力的不足。

    比如《变形金刚5》,故事烂成一坨,但那么大的格局,竟然不乱,仅靠画面调度就能把这么混沌的线索和角色关系串联起来。所以这种“烂故事”大片,特别适合迈克尔贝。

    (我一个朋友形容,迈克尔贝擅长“屎上雕花”)

    但《亡命救护车》这种小格局作品就不适合他喽。格局越小越考验叙事能力,所以这部《亡命救护车》很简单的故事,却让他拍成了一坨。

    故事基本上是散架的,动机和人设混乱,缺少抑扬顿挫的情绪调度,最简单的例子,中段外部飙车追逐,救护车内部做手术,不能过快的车速与尾随的警车相互牵扯的戏剧冲突。这样原本极具张力的情节,电影完全没有做出来。

    类似的设定,看人家28年前《生死时速》是怎么表现的,到了这个片里就只剩聒噪了。尤其是二位还在车里干了一架,晃动的镜头和吵闹的背景音,我要是女主角,就直接跳车了,吵得脑仁都疼。

    迈克尔·贝还用拍“伟岸角色”的手法去诠释两位主角,电影里两位主角各种背光特写、宣言般的台词,把拍擎天柱那一套全用在这里了。但恰恰角色们狗血又套路感极重的角色弧线是割裂的,无法让人产生共情,导致这些镜头毫无意义。

    还是那句话,迈克尔·贝是个擅长用画面和剪辑营造气氛、推动故事的导演,这种小空间叙事、强调对峙张力的电影,根本不适合他。

    所以他拍这部电影,上述理由都摆在那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玩儿。


    放飞自我

    《亡命救护车》全片几乎把“放飞自我”写在迈克尔·贝脑门上了,虽然电影没什么太大的动作戏让他发挥,但就凭一条——他喜欢拍追逐戏。

    迈克尔·贝从不掩饰自己对追逐戏份的喜爱(不去拍《速度与激情》可惜了)。不仅仅是追车,还有人追人。

    在他的电影里随处可见的是高速运动的汽车,高速奔跑的人类和机器人,以及高速运动的镜头。当年哪怕跟追车无缘的《勇闯夺命岛》,都被安排进去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飙车。

    对于《亡命救护车》几乎全程追车的动作片,很适合他的发挥,而且他把拍《变形金刚》《珍珠港》的手段,全用在拍追车之上了。

    各种变换角度的航拍、360度旋转、无人机跟拍、第一人称视角、高速运动镜头,快速剪辑,手提摄影等等。说好听点的就是“炫技”,不好听的就是“过度包装”。

    明明没啥特殊亮点的角色奔跑或者过场戏,哪怕只是几秒钟的换景,他的摄影机动线也要跟抽风了一样的九转十八弯。但效果真的不错!

    电影任何一幕单独拿出来都可以当样板片使用,无人机摄影,算是让你玩明白了。

    对了,说到无人机摄影,《亡命救护车》的器材提供的也是迈克尔·贝和制片人迈克尔·凯斯自己的无人机公司。

    这家坐落于洛杉矶著名的威尔希尔大厦(Wilshire Grand Center)顶楼的无人机公司,是地道的LA土著企业,拍摄过很多洛杉矶城市宣传片,片中街景素材和城市风景也是尽收眼底。而且摄影器材敞开了用,都是自家的,实报实销。

    PS,这片不建议看IMAX,没啥必要,而且各种旋转画面,甚至有眩晕感。但杜比影院,是非常适合该片,那音效棒极了。

    此外,“爆炸贝”也是个实拍狂魔。

    像是《变形金刚》里CG机器人之外,其余部分能不用CG就不用。这一点他跟克里斯托弗·诺兰有点像。但迈克尔·贝跟诺兰那种完全追求真实物理效果的实拍不同,这家伙的“实拍”,强调的是夸张。

    比如两车相撞,其中一辆不在空中翻个720度是不会落地。车们都是“纸糊的“,撞击或爆炸后,马上就散成零件。(下图是用《信条》的方式呈现《鬼影特攻》,跟诺兰的实拍,明显区别)

    而且他善用各种火花塞、烟幕、爆破,辅助大量碎片制造离奇的猎奇效果,尤其是这些效果进行中,镜头里一定会有一名或者几名活动的角色,把镜头运动、爆炸效果、人物动线组合在一个镜头里,层次感极强,视觉冲击力超赞。

    关键是物美价廉啊,这是迈克尔·贝的长项。《亡命救护车》耗资才4000万,就把追车场面做到了极致。效果不亚于那些耗资过亿的超级大片。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变形金刚》系列死抓着他不放,因为在好莱坞乃至放眼全球,用几根雷管就造成这样视觉效果的,“爆炸贝”排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常听人有个说辞,“这种片子谁看剧情啊,无脑看视觉效果就完事了”,但凡碰到这种话术,平时俺都要反驳两句。因为电影是蒙太奇,故事是基石,视觉效果是锦上添花。二者不能反过来。

    但这句话用在《亡命救护车》上,我却无力反驳。摄影花哨、节奏快、动作戏炫目,追车刺激,谁看剧情?哪儿有剧情啊!这片连过场戏都没有……

    就当看MV和广告大片了。

    说白了该片就是从大制作电影里逃离的迈克尔·贝玩上瘾的作品,放飞自我,但体量小,只能过度包装。好似一个被关在屋子里的多动症少年,虽然没啥空间能让他施展,但一定要嗨起来。

    《亡命救护车》北美票房惨败,上映首周末票房仅为700多万,截至目前,全球累计4100万,是迈克尔贝生涯最低票房没有之一。

    而这部任性的作品,烂番茄新鲜度68分,但观众评价达到了88分(A-)。

    所以口碑还是凑合,只是观众们觉得,迈克尔贝的“大片”属性还是太强了,他自己拍这类“小片”,吸引程度还是不够高,但导演本人似乎也不在乎,就是玩儿。

    片子很有情怀,片尾字幕都是仿8、90年代警匪片的风格。迈克尔·贝在片子里还CUE了自己两部旧作《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以及肖恩·康纳利(RIP)和巨石强森两位合作过的演员,看来这些作品和演员,都给导演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女主角艾莎·冈萨雷斯很美,但该片里她的傲人身材并无展示。

    PS,迈克尔贝不适合导演这部电影,那么谁适合呢?

    《训练日》《生死狙击》的安东尼·福奎阿,或者或《警戒结束》《狂怒》的大卫·阿耶,他们都拍过类似的故事,更加适合执导该片。

    格外推荐一部《紧急44分钟》,两个悍匪大战特种部队,效果不错,当年央六还播放过。

    个人心目中最适合该片的是已故导演托尼·斯科特(《壮志凌云》),尤其是其导演遗作《危情时速》,那剧情张力和镜头运用,人家开火车都比你飙车紧张,玩镜头方面,老贝还是不如前辈啊。


    彩蛋:白金沙丘

    白金沙丘影业,成立于2001年,迈克尔贝自己的公司之一,也是他投入精力最大的制片公司。

    公司早期以翻拍80年代恐怖为主,除了两部《德州电锯杀人狂》,还翻拍了《猛鬼街》《鬼哭神嚎》《黑色星期五》《搭车人》等80年代经典恐怖电影。

    而且由于B级片成本低、拍摄周期短,有利于新导演们练手并“注入”自己的想法。爆炸贝说了,虽然自己不会亲自执导这些电影,但会提供建议,并寻找“大片”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德电》《猛鬼街》这些公司早期作品,老板迈克尔贝全程在片场盯梢,而且好为人师,虽然不是编导,但经常越俎代庖当编导。

    他的“白金沙丘”公司,平均成本仅3000万美元的翻拍恐怖片,经过“白金沙丘”的制作,再交给狮门、派拉蒙等大厂牌进行发行,往往会拿到8000万甚至过亿美元的票房收成。

    而且这里也是新晋导演的训练营,很多导演都是爆炸贝带出来的,最典型的当属《德电:前传》的乔纳森·里贝斯曼,这位后来独立执导的《诸神之战2》《洛杉矶之战》的效果,深得“爆炸贝”真传。

    如今做大了的白金沙丘,也开始参与制作如《忍者神龟》这样的大电影了,也开发了原创电影《人类清除计划》和《寂静之地》两大系列,已成该公司的招牌。

    但《亡命救护车》,白金沙丘并没有参与制作。


     4 ) 爆炸贝的老派动作片

    7.2.虽然结局降智、炫技过多、文戏约为零,但依然阻挡不了我对爆炸贝始终如一的热爱。这次双男主不再是bad boys而是劫匪兄弟,吉伦哈尔一如既往地亮眼,有几段近乎癫狂了。叶海亚也不错,然而这个角色实在令人无语,莫名其妙就要全力保两个人质,最后甚至给收养自己家庭的哥哥开黑枪,动机孱弱至极且很不讨喜。艾莎冈萨雷斯意外表现也不错,人物弧光远超一般花瓶。劲爆的枪战追车贯穿始终,无人机第一人称视角跟拍和手持摄影的大量炫技式运用在加强了观赏性的同时也无疑给剪辑带来了压力,导致部分段落衔接不畅,好在爆炸贝强大的调度能力存在感依然很强,能够使本片动作戏保持在水准之上,银行枪战致敬Heat,LA全城狂飙荷尔蒙十足,同时还穿插远程狙击、机枪扫射、爆破警车、车上手术等紧张感娱乐性兼具的段落,让单一的故事线和场景得以丰富。开进医院之后的部分全面降智,当然法网恢恢的结局还是意料之中。以及本片4000万美元的成本和38天的拍摄周期做到这个效果也属实让人佩服。豆瓣评分低得有点过分了,至少不能比《神奇动物3》和《鬼影特攻》低吧。

     5 ) 一部令人作呕的美式主流正确价值观教育片

    前半段没什么好说的,逼穷为娼同流合污、坏人抢银行、警察抓坏人…乒乒乒砰砰砰…轰隆隆…

    本来这种老套的前半段可以给三星半,BUT……

    女权主义的个人英雄色彩+黑白配的种族正确家庭+警察无比爱惜自己人+墨西哥人必死+宠妻狂魔最终洗白救一车+病妻默默收红包+冷血女幡然悔悟重新做人……

    片尾偏要弄出一个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皆大欢喜出来,令人作呕的只能给一星了

     6 ) 什么睿智电影

    要不是中间男主的老同学说丹尼之前抢过37次银行,我绝对会以为这货是第一次作案,手下都知道戴个面具防止被认出来,作为老大就是不戴,就是玩。如果说不戴面具是为了体现他作为行家里手的自信,那我还勉强能接受,但是他作为一个有37次经验的老手,在抢劫FBI的巨款时居然连个plan B都没有,接应车辆熄了火就束手无策,最后还是那个傻叉警察帮他们修好的,最离谱的是他们进银行还知道走地下车库,出银行就直接走大门,这么玩警察不抓你抓谁啊?既然反派都这么蠢了,作为警匪片弱势群体的警察就更不用想,堂堂洛圣都警察局长竟然因为一条狗让自己手下放弃对劫匪的围困,这段真的给我人都看傻了,这是编剧想讽刺美国官员滥用职权?还有影片最后倪哥给丹尼来的那一枪,我真的只能说国产片都不会这么拍,你卖拷贝搁着恶心谁呢,真的好久没看过这么烂的片了。不过有一说一,这片节奏其实还可以,有点生死时速的感觉,毁就毁在这弱智剧情上了,最后总结是没看的就不要看了,否则你看完后会感觉自己就是花了两个小时吃了一坨💩,恶心却不知道该骂谁。

     7 ) 影片中出现的“枪械”介绍

    Handguns 手枪

    1. Glock 17

    Glock 17

    影片中LAPD警察和FBI探员配枪,后被Cam捡到。

    Glock 17

    2. Beretta 92FS

    Beretta 92FS

    结尾仓库大战中,一帮派小哥使用其射击救护车

    Beretta 92FS

    想当年这把意大利手枪和1911红遍整个影视圈,尤其吴宇森的作品里基本是标配,比如“英雄本色”,基本属于硬广植入。随着Glock和SIG的兴起,现在已很少在影视作品里见到了。

    Semi-auto Rifles 半自动步枪

    1. Heckler & Koch HK416

    HK416

    影片开始,LA SWAT特警使用其压制银行抢匪的重火力。

    2. M4A1

    M4A1

    中枪警员的黑人搭档在被匪徒袭击后,从警车中拿出M4A1还击。 话说1997年在好莱坞北部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两个匪徒拿着AK-47, 穿着防弹衣,而和他们对抗的LAPD只拿着手枪,此次事件造成了警方重大人员伤亡。从此以后,美各地警察开始在车内配备半自动步枪或者霰弹枪,用于压制悍匪重火力。2003年的“紧急44分钟”就真实地还原了这个事件。//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072/

    黑人搭档手持M4A1奋力还击

    3. Salient Arms International GRY

    Salient Arms International GRY

    匪徒“Mel Gibson”使用的主力突击步枪,SAI公司AR-15系的设计,它的特色就是外观美,火力猛,有自带的枪口火帽套件,价格3500刀左右,绝对属于枪店爆款。

    4. Troy M7A1

    Troy M4A1

    Jake大男主饰演的Danny使用的主力武器。

    Sniper Rifles 狙击步枪

    1. Barrett M107

    Barrett M107

    影片中LAPD使用其狙杀劫持人质的抢匪。

    Machine Gun 机枪

    1. GE M134 Minigun

    GE M134 Minigun

    答应帮助Danny逃跑的黑帮用改装车携带遥控M134机枪,在路口给LAPD造成重大杀伤。

    还记得T2里天网研究中心T-800使用一把手持M134扫射那场戏吗?结果是 zero casualty.

     短评

    依旧是各种炸的爆炸贝,不同的是有了无人机的加持,加入了一些更炫的镜头,但这些镜头操控感太强,太standout,对影片服务性不强。高强度持续刺激的追车和枪战让人审美疲劳,但比较喜欢的是对反派Danny的刻画,杰克·吉伦哈尔的表演以及和Will的兄弟情。Danny的疯狂中夹杂着兄弟情深,让他的人格分裂出一丝美感。最强的是片尾,重伤的黑人倒在地上无人问津,白人说:忘了他。一群白人黑人冷漠围观,这时只有一个有色人种说“No”,然后将黑人搀起。这种无声的讽刺真的是第一次在卖拷贝的片子里看到。

    7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推荐

    滥用无人机摄影的低配降智版GTA V

    12分钟前
    • iain bot
    • 较差

    在LAPD总部门口抢银行respect

    14分钟前
    • 跺脚跺跺脚西柚
    • 还行

    一场筋疲力尽、痛苦不堪的观影体验,跌破了我对迈克尔·贝非“变心金刚”作品认知与忍受的下限,更可怕的是台词数次在引经据典他的成名之作和巅峰之作“绝地战警”与《勇闯夺命岛》,似乎是生怕人们不晓得他曾经也真的热血沸腾过,电影宛如一个老去的混小子为了心中还未熄灭的直男荷尔蒙之魂而又上气不接下气的宣泄了一回其痴迷的爆炸与速度,然早已力不从心,对社会问题的关怀成为稀有的一抹亮色,洛杉矶的日出日落照亮每一条街道,然人性的微光却需要在亡命之徒那足以将全城掀翻的横冲直撞中才能被些许点亮,这或许是迈克尔·贝这名无政府主义狂欢份子最后的倔强。

    1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较差

    两个人消费120+看了个全程呜呜喳喳的电影,其实看之前也能猜到很难看了,但是就是觉得我们需要看一场电影,需要通过看一场电影来证明我们(似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今年几个票仓城市都历经劫难,听说连南京德基的影城都倒了,不胜唏嘘。Bork说,算了,就当支持一下电影院吧。

    22分钟前
    • 惠子
    • 较差

    除了镜头晃之外我还是想给一个高分没有期待的片子我感觉反而看到好多元素都值得思考,可能大家觉得不好看,为啥我反而觉得我宁愿看这个也不觉得新的蜘蛛侠好看?

    25分钟前
    • 蔓陀萝公主
    • 推荐

    还是卖拷贝那一套:逆光,升格,环绕,航拍。这次又加了一些手持和莫名其妙的戏剧性角度。可以说是独步天下的视听奇观了。

    29分钟前
    • 王写写
    • 较差

    中国影迷对迈克尔贝导演的两个昵称「爆炸贝」和「卖拷贝」就已经很好地总结了这部电影的特点。追车爆炸等标志性场景,再配合迈克尔贝导演一贯的碎嘴双男主叙事风格,让这部电影一看就是标准的「卖拷贝电影」。而在电影院观影的体验,也会让目标观众心满意足,追车场面因为使用了无人机拍摄还有更多的新花样。能够在影院大银幕看这部电影,是一个愉悦的观影体验。抢银行枪战那场戏按迈克尔贝说法,是对《盗火线》的致敬,不过两个导演的两种风格还是辨识度很高的。另外,本片女主角,是 Netflix 版《三体》的女主角,看完之后我有些担心 N 版三体的故事……

    33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迈克尔·贝新片,一部让人不适的电影。这种不适不是内容上的,而是拍摄技法上的,前段大量无人机第一视角加速推拉摇移三百六十度旋转,晃得人生理不适,中间车辆追逐戏以平均每三秒切一次镜头的速度在各种视点之间来回切换: 黑人男主,吉伦哈尔,FBI长官,FBI队长,女急救员,中枪警察,救护车主观视角,救护车远景,追逐车远景,直升机.拌以时不时的手持晃动感,这样的剪辑节奏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搭配上前面造成的眩晕感,让我睁不开眼。上一次这样的观影体验还是3D版《谍影重重5》。爆炸场面一如既往地导演风格,剧情后期兜不住底来一场大场面枪战然后草草收尾。华彩片段:立交桥下手持步枪打直升机。

    35分钟前
    • 方氏修远甫
    • 还行

    看了半天我居然都没分清差和匪,当匪的一直努力救人,当差的一直各种打枪,就这乱的一匹的剧本有爆炸贝的砰砰砰也没用。

    40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较差

    整体带感,比起屡屡只有大场面,越看越没新意的速度与激情好看很多。不用多大的马力,救护车也能在城市里飞。

    42分钟前
    • 克拉許crash
    • 推荐

    大银幕Dolby版。迈克尔贝回血失败。看得让人只想把迈克尔曼Heat里的街头交火翻出来洗洗眼睛。太累了,拼命的追求速度感和那些满屏的视觉污染物,熬得观众也气喘吁吁。还借角色之口提了两嘴自己辉煌时期的前作,就开场一个近似的表达去回想一下当年The Rock是什么样的吧,怎样的高效、声画处理和配乐又是怎样… 一声叹息,无力吐槽了。

    44分钟前
    • 红酒与谋杀
    • 较差

    ACAB

    47分钟前
    • 小凡又在chill
    • 较差

    3.5/5 能想像麥靠北連裝都不再裝,開始正式放飛自我是什麼情形嗎?就是這部片的情形。放飛自我的動態調度、滿滿自我揶揄與吐槽、劇情弱智但段子讓全影廳笑開懷。麥靠北首次拍一部屬於LA的警匪追逐片,警匪間的拉鋸戰可說是銀行搶劫版捍衛戰警,調度成功做到每分每秒都動態鏡頭,以往平地轉彎鏡頭現在開始嘗試空中轉彎鏡頭,調度採蜂窩式的低空跟拍,不得不說,放飛自我後的麥靠北比他這幾年拍的假正經作品更具可看性,同時更能展現出一個把攝影機當機關槍在用的創作者,直男性格下的真誠展現,史上最龜速的警匪追逐戰全場笑噴,可以不要這麼幽默嗎導演😂,獻給疫情時代下醫護急救人員的主旋律作,傑克葛倫霍一如既往的怒吼叫囂,艾莎岡札雷演急救人員,賣靠北照樣能拍出梅根福克斯的味道,今年爽度最高的電影無庸置疑。

    51分钟前
    • Puff
    • 还行

    一本正经的搞笑B级片。话说Will真的太矬了,一枪就不行了,人家警察小哥中了两枪,救护车狂飙途中无麻醉剖腹取弹,捏爆脾脏,手术过程被打晕,颠沛流离2H,醒了依然能清醒地说话摸枪,真美国大兵不如LA小警察

    56分钟前
    • 劳永逸
    • 较差

    无人机真是用嗨了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近期在影院看过的最正常的电影,你能想到的卖拷贝电影里该有的东西全都有,没什么惊喜但也不会失望。摄影不错,无人机玩得真溜,视角清奇。看着银幕上的悍匪在亡命奔逃中淋漓尽致地挥洒自己的生命,真是为现在进退失据、窝窝囊囊的生活感到不值。

    60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故事实在是没什么好多说的,所以尽可能在视听上调动你的感官刺激,各种无人机俯冲镜头,快切剪辑、特写穿插中近景,加上鼓点式的紧张音效,制造一种宛如过山车一样的头晕体验。但这也是矛盾的地方,一方面视效上极尽所能,但另一方面故事上又过于一眼望到头,甚至可以说全程“高潮”,看到最后未免有点累。文戏勉强能看,但基本也还是在we are伐木累中间打转。看完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要想日子过得去,总得身上带点“绿”。(?大雾。

    1小时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我的天,看的IMAX,不停的大特写和完全手持镜头晃的我晕的七荤八素,差点把晚饭吐出来。晃了不到一小时就受不了赶紧逃出电影院。

    1小时前
    • VincentP
    • 很差

    So ridiculous it's awesome. 每个洛城居民最喜欢看的新闻直播追车抓人用无人机拍了一遍放在imax屏幕上夫复何求。I'd watch this over Batman or Nolan or any new A24 movie any day. ANY FUCKING DAY.

    1小时前
    • Anubis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