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密战2017

    密战2017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大陆2017

    主演:郭富城,赵丽颖,张翰,任达华,张蓝心,朱一龙,于晓光,刘玥心,奚美娟,寇振海,由立平,安亚平,孙耀威,曹操,李滨,涂黎曼,艾如 

    导演:钟少雄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寒鸦

    • HD中字

      维和防暴队

    • HD中字

      彷徨之刃

    • HD国语+粤语

      快餐车

    • HD中字

      铁血女枪手

    • 正片

      尚气与十环传奇

    • 更新HD

      莫逆家族

    • 更新HD

      武士畅想曲

     剧照

    密战2017 剧照 NO.1密战2017 剧照 NO.2密战2017 剧照 NO.3密战2017 剧照 NO.4密战2017 剧照 NO.5密战2017 剧照 NO.6密战2017 剧照 NO.16密战2017 剧照 NO.17密战2017 剧照 NO.18密战2017 剧照 NO.19密战20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地下工作者林翔(郭富城 饰)受命来到危机四伏的上海,重建惨遭敌人破坏的地下抗日战线。在这里他遇到单纯却很有正义感的兰芳(赵丽颖 饰),这对临时组成的“地下党夫妇”将在战火纷飞中,携手与日本侵略者及伪政府特务展开惊险刺激的生死较量……

     长篇影评

     1 ) 你们看不出《华盛顿邮报》很左派吗?!

    “新闻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统治者”

    这句台词是《华盛顿邮报》影片结尾最高法院对《华盛顿邮报》取得胜诉的陈述。

    有担当的报刊人应该要有什么作为,《华盛顿邮报》给出了很公平正义,同时也很美国左派的诠释。(为何这么说,大聪后面会有剖析)

    要把《华盛顿邮报》看得入木三分,不得不深挖别的号还没写过的一些干货,接下来大聪来给大家梳理一遍。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重新组团对抗,全球形成“冷战”模式。

    从建柏林墙的东德西德开始,苏美对抗渐渐转向亚洲,也就是朝鲜战争,从而有了今天的朝鲜和韩国

    这种“新常态”的分割,同样也印证在了越南上。

    1954年的《日内瓦协定》,准备用“和平”方式先暂时分成北越南越。但其实双方知道《日内瓦协定》是一张废纸。

    1955年,越南战争打响,到了1961年肯尼迪执政时期开始深入。

    就如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说道:

    “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于是,这标志着美国自己把自己,带入了越战的泥潭。

    越南战争打到第十个年头,也就是1966年,美国官方自己出了一份越战分析报告,报告大概意思是:

    美军在越南的十年间,越来越陷入胶着的状态,赢不了,但也不会输,最重要的是,这场战役一开始,可能毫无意义。

    这就是美国著名的“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泄露案”的导火索,同时也是电影《华盛顿邮报》的开篇。

    《华盛顿邮报》中的分析员丹,是分析越南战事专员之一,他知道越南战争背后始末,也看到美国政府不愿意承认这一既定事实。

    换句话说,美国不愿意做输家,于是用更大的谎言,来圆一开始就错误的越战之谎。

    于是丹反水,把这份报告拷贝出去,让报刊媒体公布与众。

    影片中并没有过多诠释丹反水的原因,只是交代了在丹下飞机时,看到国防部长谎话连篇的记者招待会,从而下决心去揭穿美国政府的嘴脸。

    但在现实中,丹在访谈中说到,在他童年时期,父亲在开车途中,瞌睡从而导致了车祸,母亲在其车祸中丧生,这让丹明白,即使当时父亲没有任何企图和故意,但最终还是酿成了惨剧,这正是一时疏忽和糊涂所致。

    *现实中的丹

    丹的人生观也在那时发生了巨大改变,丹用他的遭遇,比喻了美国政府对越南战争的状态:

    因为缺乏监督和约束,美国政府如同他疲劳驾驶的父亲,这样下去,美国会陷入更大悲剧中,于是他挺身而出,决定泄密。

    接下来的故事如同《华盛顿邮报》里描述的,最先发稿的是《纽约时报》,但很快被压制住,并禁止继续发稿。

    与此同时,《华盛顿邮报》拿到了这份报告,“自由与公正,真实和透明”这些头衔,都在报刊主编本,还有老板凯.格雷厄姆头上盘旋。

    到底要不要发表这份报告,成为影片讲述的刺激点。

    《华盛顿邮报》可以说被斯皮尔伯格拍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也是斯皮尔伯格很擅长的美国精神“主旋律”电影。

    不难看出,斯皮尔伯格在《华盛顿邮报》中的运镜,气氛的渲染,情绪的调动,都十分老练。

    但也十分熟悉,熟悉到很多画面和色调,都是这么似曾相识。

    比如2015年的《间谍之桥》,比如2012年的《林肯》,比如2011年的《战马》等等。

    可以说,斯皮尔伯格这样国宝级别的导演,已经不需要人们去为他证明什么,反而是人们需要他,让他隔几年拍部电影,为美国证明一些什么。

    所以呀,今年奥斯卡的提名非常有意思,最佳导演提名没有斯皮尔伯格,但是最佳影片入围有《华盛顿邮报》。

    这一方面证明了之前说的,在导演风格上,斯皮尔伯格的“old school”(老学院派)曾经已被奥斯卡认可过了,所以这一次入围就承让承让了。

    毕竟一位斯皮尔伯格,已经够撑起好莱坞半边天了,你还别不信,从历届奥斯卡颁奖明星致辞上,感谢人数最多的,就是斯皮尔伯格。

    另一方面,《华盛顿邮报》阐述的精神和理念,还是要放入奥斯卡作为一种象征。

    奥斯卡要让世人看到,这一年的《华盛顿邮报》,是和曾经的《总统班底》,《欲盖弥彰》,《晚安,好运》,《聚焦》等电影是一脉相承的。

    很多人看懂了《华盛顿邮报》第一阶梯阐述的道理,那就是美国报刊人的精神。

    但影片厉害之处还在于,电影剧情的第二阶梯,展现了女性追求平权和解放的层面。

    这就不得不提到扮演《华盛顿邮报》老板娘的梅姨,她凭借这部电影已经第21次入围奥斯卡。

    在人们眼中,她同样是无冕之王,她和斯皮尔伯格一样,她的存在,就是最高段位的证明。

    梅姨一直是美国民主党的中流砥柱支持者,而且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

    她甚至在2017年金球奖上,发表了非常政治的感言,公开指责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尼克松同是共和党)。

    而且她同样也是女权主义的捍卫者,梅姨饰演这位老板娘,还真是本色出演了。

    现实中这位女老板凯.格雷厄姆,父亲尤金在1933年买下《华盛顿邮报》,之后主要是她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扩大了报业的发展,让《华盛顿邮报》走到比较主流和盈利的模式。

    但由于他们夫妻之间有了外遇和婚姻危机,患有躁郁症的菲利普举枪自尽,留下了一个大报刊集团,给到每天只和政商权贵开派对的凯.格雷厄姆负责。

    所以影片在一开始,凯.格雷厄姆一直都不在一个老板的状态,连开会都要事先背好台词。

    而在1970年代,当时也是男权社会集中的时候,女性在商界可以说根本没有地位。

    影片中有一段就说明了当时的男女社会地位。

    当凯.格雷厄姆到政商友人家晚餐之时,男人聊到政治的时候,女人仿佛接到信号一般,纷纷离席,到另一个房间家长里短,让男人继续在饭桌前“商政议政”。

    而作为凯她是华盛顿邮报的女老板,本应该留在饭桌上和一群男人高谈阔论,但当时的社会氛围没办法让她从容的留下,她也识相的和太太们到另一个房间。

    导演用这样一个小环节,就说明了凯的处境。

    凯在那样一个男人围绕的商界顶端,可畏是举步维艰,每一步都有可能被资本和男权的介入失去主动权。

    也就在“五角大楼泄密事件”那段时期,《华盛顿邮报》正在筹划上市。

    作为老板的她,首要的初衷,是保持《华盛顿邮报》上市的顺利进行,让家族产业继续兴旺发达;其次又要保有她交际圈的人脉友谊关系。

    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苏菲的抉择”又一次落到了凯的身上(为什么加又,请去了解梅姨的电影《苏菲的抉择》)。

    凯.格雷厄姆到底是全身而退保全报刊,还是致死捍卫报刊人公正的精神?

    她在万般的艰难面前,选择了后者。

    但这还没完,在凯.格雷厄姆下决定出版的时候,法律顾问再一次评估,这一次出版不仅可能导致《华盛顿邮报》万劫不复,或许还会触犯法律,让凯进监狱。

    而她依然坚持出版,这一次的决定,才真正升华了凯.格雷厄姆作为女性的伟大。

    虽然说主编本在整个事件中也很勇敢,也值得大家敬重,但更多时候,主编本只是在做他作为报刊人应该做的事。

    而凯.格雷厄姆,则做出了她在那个时代,杂糅了家族事业,人际关系,女性地位,个人家庭安危等综合压力下作出的决定。

    因此她更是导演想要彰显女性平权的地方。

    最后,我们来聊聊《华盛顿邮报》的美国左派诠释。所谓美国左派,就是自由平等,“战争不是答案”,所有文化都平等,追求社会公正。

    嬉皮士的“反抗习俗,反对战争,热爱自由与和平”,正是左派突出的代表。

    而美国右派被俗称“保守派”,大家不要以为保守派一无是处。

    保守派看重家庭,有信仰,看重国家地位,对于战争的态度是:面对邪恶,战争是唯一的答案。

    人人都知道的电影《阿甘正传》,正是保守派的代表作。

    大家仔细回想一下,《阿甘正传》里面的代表嬉皮士的珍妮下场,嗑药过重,染上一种病(嗯,都知道啥病),最后患得患失过了一生。

    甚至影片让约翰列侬在访谈中,用阴阳怪气的语调,说出他自己唱的《Imagine》歌词:

    “ no possessions,no religion too (没有财产,也没有宗教信仰)。”

    这是电影保守派讽刺左派最显著的地方了。

    大聪说这些,当然没有指《阿甘正传》不好的意思。

    只是想分享给大家,在电影中,想要做到没有政治倾向是很难的。

    即使是艺术片,也没办法脱离政治意识形态去表现故事和人物,更别说《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电影了。

    左右派在电影中没有好坏,只存在于你是否接受的程度。

    《华盛顿邮报》里,没有给到尼克松一个正脸,他一直背对着观众,也意味着影片想把尼克松,描绘成一副老谋深算要毁掉美国的形象。

    所以影片不会告诉你,尼克松是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成为日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这个成就举世瞩目。

    影片也不会告诉你,尼克松在职期间,签订了教育法案,为女性打开参与大学体育的大门。

    尼克松还监督南方州各学校和平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行动等等。

    影片更不会去思考,美国报刊媒体经过这么多年的迭代,渐渐演变成今天美国媒体自己也反省,为什么报道的民调新闻,和真实的民众所想,差距越拉越大。

    最明显的就是2016年底的美国竞选, 当时报刊媒体的采访所谓“真实民调”,都指向竞选当晚就要睡在白宫的希拉里,但最后竞选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是谁了。

    这成为美国报刊媒体和民众思想最撕裂的一次。

    在今天,美国报刊媒体的报道,远远比不上一直在逃亡的维基解密了。

    所以其实,《华盛顿邮报》是一部缅怀之作,怀缅曾经美国报刊人的精神,因为在今天,这种精神已经被稀释了。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2 ) 被一群事业有成的男人团团围住,这感觉真是糟透了

    任何男女之间的苟且,或是男人利用权力对女性压迫事件中,有一类人接收的怒火可能比当事人还多:那就是知道一切却默不作声甚至默默纵容的女性。就如同帮西门庆约潘金莲的王婆,李小璐事件中的马苏,以及,Meryl Streep。

    尽管梅姨说了八百万遍『韦恩斯坦性骚扰的事情我真不知道』,但依然逃不过自由心证——你们俩认识这么久了,蒙谁呢?一开始沉默后来加入抗议,这墙头草往哪边倒都讨不了好。于是四面八方的哼切呸,从twitter到街头海报,都在骂梅姨太虚伪。

    然而一码归一码。即使『She Knows』,这部Meryl Streep和Tom Hanks主演,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The Post》也绝对不该被错过。反正我看到最后还是被套路得流下了眼泪……真燃啊。

    电影的背景是真实历史事件:某个不怕死的记者从五角大楼偷出了一堆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政府早八百年就知道越战是打不赢的。从父亲和亡夫的手里接过《华盛顿邮报》,却一直没什么话语权的Kay(梅姨演的),以及一心扑在新闻事业上的总编Ben(Tom Hanks演的)得到了这些文件,于是就是那个经典问题,to be or not to be,到底要不要发表出来呢?

    不过比起面上的剧情,我印象最深倒是一个重复出现的画面:被一群男人团团围住的Kay。不要误会,这不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些男人成天缠着Kay不放,其实就是觉得她不配拥有手上的一切。

    Kay是她爸爸的女儿,是她丈夫的妻子,也是《华盛顿邮报》的老板。但如果没有前两个身份,她根本轮不到后一个身份。这跟现在网上看见哪个女生事业有成,不是猜有个好爹就是猜嫁了个有钱人一样(说嫁还是客气的,还有张嘴就说一定睡了谁的)。

    这样的画面一再重复,想忽视都不行。第一次是Kay去华尔街和投资人开会,整个大会议室就她一个女的,想说话都插不上嘴;第二次是在讨论要不要出版机密文件,几个人把她团团围住,但自己吵自己的,没觉得她该参与进来;第三次是她去法庭,门外的书记员都是女的,而一开门的法官和工作人员全是男的。最后一次是走出法庭,男人们走大门接受媒体访问,而她却走了侧门,迎接她的都是满目仰慕,被她鼓舞的年轻女孩们。

    大家都能理解开学第一天,去新公司报道,或是独自在异国生活的不易。但又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作为在场唯一的女性,那种尴尬和艰难呢。

    连Facebook那位大名鼎鼎的女高管Sheryl Sandberg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开会的时候发现找不到女厕所,一问才知道因为女的太少,所以干脆砍得只剩一个。她去上厕所的路上心里很是难受,因为这不是现状而已,更代表对未来可能性的一种扼杀。

    从无到有的抗争,虽然极其困难,但样子总是鼓舞人心的。女人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总有人觉得『你们不是什么都有了吗还想咋样』。这导致每一次尝试都容易被漠视。

    就像Kay不是不会说话,她在家开派对致辞的时候非常自信得体,没有别的,就是练得多了。但这么简单的道理,那群男人就是不明白也不打算让她尝试。

    电影里的男一号Ben,在和Kay在一起的时候都非常没大没小,时常有种『内行指导外行』的优越感。还好Ben有个好老婆,一语点醒梦中人。

    『她真勇敢』。这是Ben老婆知道他们决定出版后的评价。

    好胜心爆棚的Ben就不乐意了:『难道我不勇敢?』

    你丢了这个工作还能找下一个,但她呢?一直被人说不行不行,现在又做了这件完全没好处的事情,还可能失去很多……我觉得她很勇敢。

    这个在前半段一直以贤妻良母身份出现,不打扰老公工作,轻手轻脚去数人头给报社同事做三明治的好老婆,在客人们离开后总算放下了女主人的身份,摊开工作台开始做自己的雕塑。聪明,体贴,有才华,如果愿意仔细观察一下的话,那些被忽视的女性角色,每一个都是会发光的。

    我最喜欢的设定,就是Kay整个的行为轨迹和心路历程,都没有一点金手指的痕迹。不像国内很多影视剧,女主身边一定要有N个集哆啦A梦和潘驴邓小闲于一身的男人,帮她搞定一切。

    这部电影不是《Hidden Figures》(三个黑人女性进入美国NASA航天局的故事),Kay也不是个斗士。但她有自己的坚持,且决不妥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站出来抗争的,只是当有事发生的时候,不要默不作声,暗暗吃闷亏就好。从这个角度看,Kay的人设和梅姨还真是有种对比的讽刺啊……

    更何况有时候要不要站出来,也是个难题。因为有些就是日常的小事,比起鸡尾酒和葡萄酒,我更喜欢喝啤酒,但每次只要同桌有男的,服务员总是会把啤酒给他们而不是我(Bud Light之前还以这个主题拍过广告);以及之前公司聚在吧台吃饭或是下午茶的时候,一结束男同事就默默飘走了,女同事就很自觉地收拾东西和擦桌子。

    就是麻烦在这里。这样的事情,你要上纲上线,人家觉得你有点毛病。可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每次都let it go,谁知道最后会走去哪里?昨天在一个群里看见阿里招人,最后四个大字『只招男生』。有人接着就问,为什么只招男生啊?

    发招聘的人说,不知道啊。

    所以这事就这么结了。在现实中似乎只有闹大和没事两种选择,所有憋屈的中等事件和不太对劲的小事都无路可走,最后只能站在原地。

    (本文首发在订阅号Pinkgal上,一个在消费主义和奋斗逼之间的第三种生活方式)

     3 ) 一份报纸的不服从

    看完《邮报》就会觉得热血还在,热血通常是由心脏渐至喉管再到眼眶,夺眶而出……也不是没有金钱利益妥协懦弱,且代价可能是倾家荡产牢狱之灾,但是面对强权的“不服从”这一点,就让人格(报格)突显!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国家会有这样一群“伟大”的人,但是我知道是这样的人和报纸才让一个国家变得伟大!

    反正历史早早将这部传记电影剧透完了,只想说三点。

    第一,围绕越战的历任政府机密文件,究竟是不是国家机密?一个政府真的存在它服务的对象——国民(国会)不能知晓的秘密吗?所以充其量只是那个政府state自己的机密罢了,拿“国家”机密与“国家”利益危言耸听的,事实上往往不过都是些肮脏见不得光的东西。

    第二,当纽约时报的首家曝光遭政府查禁、24小时后将上法庭,邮报抢在最后时刻刊发了全面深度报道,并且全美国数十家商业媒体紧跟转发力挺,民众即刻街头抗议……公民的表达、知情、主张的接力,缺失了其中一环,权利都将形同虚设!这发生在上世纪的70年代,而2016年4月,某“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PAPER” 竟然再一次惊人地重演历史! 电影结尾处在“水门事件”戛然而止,那又是一场“报纸VS总统”的恶战。

    第三,最高法院大法官以6:3捍卫的不只是“邮报”们,而是HUMEN RIGHT;同样,那些建国先父们苦心建立起来的宪政体制,也正是为了保障HUMEN RIGHT。“The Founding Father gave the free press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 ”独立的司法权,其存在的意义,还有疑问吗?

    2013年的一部《辩护人》令这国的(浦)律师们泪流满面,那《邮报》又会激动多少(南方系)曾经的报人?不过其实,这里有优秀的“汤姆·汉克斯”(记者编辑),但“梅丽尔·斯特里普”(发行人)是不存在的,建国以后。

    P.S.所以对岸的“建丰同志”当年(80年代)是真的了不起,光是放开报纸这一点就足以令他载入史册了!

     4 ) 有人在寻找汤兰兰,有人却在捍卫媒体人的良知

    这几天,《澎湃新闻》记者吃人血馒头的行为引发了网友众怒。

    1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王乐写的一篇名为《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的新闻迅速蹿红网络,阅读量高达几百万。

    取这样一个标题,搞得好像罪魁祸首是汤兰兰一样。

    这篇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字里行间都在暗示读者:汤兰兰诬陷了全家人。

    反观《华盛顿邮报》,我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媒体人!

    我们先聊聊电影,再回过头说《澎湃新闻》的事件。

    《华盛顿邮报》不久前已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由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由汤姆·汉克斯和“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其中汤姆·汉克斯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1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电影讲述的是历史真实事件:五角大楼文件事件。

    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战争,美国社会的反越战行动一直在发展壮大,各大城市都爆发了反战游行示威。

    1965年,国防部长就知道美国赢不了越南战争,然而,美国总统选择了欺骗国会和百姓。

    70%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美国战败的羞耻,他们明知道赢不了,还让士兵去送死。

    可问题在于,国会和百姓都被蒙在鼓里。

    但是,艾尔斯伯格、《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充满良知的媒体人站了出来。

    艾尔斯伯格原本是五角大楼的员工,担任助理国防部长的特别助理。

    在一次去越南的实地考察之后,他彻底改变了对战争的一贯看法。

    他开始发表反战言论,以及说服国会反战派议员向尼克松政府挑战,以早日结束越战。

    但是艾尔斯伯格接连受挫,因为这些议员根本不可能用政治前途作赌注。

    艾尔斯伯格尝试过了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让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结果遭遇了失败,因此不得不采取了激进的做法。

    于是,他向《纽约时报》泄露了国家机密文件——国防部长的研究报告。

    1971年6月13日,《纽约时报》发布了《越南档案:五角大楼的研究追溯,30年来美国如何越陷越深》的新闻。

    新闻表示,美国政府在越战初期就采取蒙蔽、欺骗公众的行径以获取人们对越战的支持,以后这些手段更是成了政府的家常便饭。

    这篇新闻只是几千页的研究报告中的一部分,完整报告将历数过去30年白宫是如何在越战问题上撒谎的,从杜鲁门(第33任美国总统)到艾森豪威尔(第34任)、肯尼迪(第35任)、约翰逊(第36任)、尼克松(第37任)全都在撒谎,严重误导了国家。

    第二天,《纽约时报》进一步曝光了机密文件,导致美国百姓关于反战的游行示威活动爆发并席卷全国。

    与此同时,联邦法官禁止《纽约时报》再发表越战相关的机密文件,这是美国历史上法院首次禁止报纸出版。

    《华盛顿邮报》肩负起了这份艰巨的重任,总编辑本·布莱德利(汤姆·汉克斯 饰)派下属本·巴格迪肯找到了艾尔斯伯格,见到了整份文件,并带回了报社。

    这份文件有47卷,艾尔斯伯格每次顺一点出来,花了几个月时间才把它复印完。

    法律顾问表示:发表这份文件是重罪,因为联邦法官认为发表它会毁了美国。

    总编辑作出的回应是:不发表它才会毁了美国!

    同事也好言相劝:揭露政府多年的秘密,我们会被判刑,《华盛顿邮报》将不复存在。

    总编辑说道: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政府决定我们该发表什么的世界,我们的《华盛顿邮报》已经不复存在了。

    “我们有了这份文件,如果我们不发“大家最终会发现表,看起来像什么?我们就输了,这个国家就输了,尼克松赢了。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本身!”

    报社老板(梅丽尔·斯特里普 饰)日日夜夜做了强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也做出了决定。

    这群充满良知的媒体人,冒着被封杀的风险、报社倒闭的风险、被判刑的风险、甚至失去生命的风险,发表了文件。

    之后,最高法院举行了听证会,以裁决发表机密文件的案件。

    就在大家都以为会被判刑的时候,他们却以6:3的投票赢得了官司,宣判无罪。

    因为法院相信,这群人非但没有叛国,反而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拯救了千万个家庭,拯救了一个国家!

    当然,这也要得益于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政府、国会、法院相互制衡,法院的判决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事后,法官对《华盛顿邮报》记者说道:开国元勋们给予媒体自由所必要的保护制度,是为了让媒体在我们的民主政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媒体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为统治者服务。

    类似题材的电影还有许多,比如《聚焦》《夜行者》。

    《华盛顿邮报》为了良心,不惜赌上一切与国家为敌。

    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团队为了良心,历尽千辛万苦来还原一个真相,从而揭露教会性侵儿童的黑幕。

    《夜行者》中的记者为了更血腥、更劲爆、更吸引眼球的新闻场面,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澎湃新闻》记者王乐为了博人眼球,将一名少女再次推入黑暗深渊……

    这一切源于2008年10月3日,年仅14岁的汤兰兰向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警方写了一封举报信,称其从7岁开始被父亲、爷爷、叔叔、姑父、老师、村主任、乡邻等十余人强奸、轮奸,前后已有7年。

    当月底,3天内村里16人被抓。4年后,包括其父母在内的11人获刑,罪涉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其父母还被判强迫卖淫罪。

    司法人员花了4年时间调查取证、抓获嫌犯,整个案件已经盖棺定论,汤兰兰也终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王乐不去采访犯人有没有犯罪,不去调查警方有没有逼供,不去怀疑法院有没有行贿,反而把错误归结给了最不可能的人——受害者。

    她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私自给汤兰兰定了罪,给受害者造成了二次伤害。

    她在文中写道:

    14岁那年,正在读初一的汤兰兰(化名)把全家人送进了监狱。
    涉案家属们仍在申诉,他们等待着汤兰兰的出现。
    而汤玉(汤兰兰)去哪了呢?

    短短三句话,就让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在她看来,汤兰兰诬陷了全家人,然后就人间蒸发了。

    因此,她呼吁网友“寻找汤兰兰”,甚至在文章最后贴上汤兰兰的户籍信息。

    她本就是受害者,想要隐姓埋名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你凭什么呼吁网友去寻找她?

    要是记者可以随意曝光受害者的信息,以后还有谁敢说出自己的受害经历?

    这个花了10年时间好不容易从地狱边界爬出来、重获新生的女孩,记者几句话的工夫就把她打回原形。

    正如网友所说:你考虑过汤兰兰的感受吗?

    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汤兰兰的确是受害者,当年被抓获的人都是罪有应得。

    根据五大连池市政委对案情的回应,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信息:

    1.公安局查清全部违法犯罪事实,将涉案人员全部抓获。

    2.二审依法维持原判。

    3.汤兰兰的母亲相互串联罪犯,企图翻案。

    4.两名罪犯出狱后因嫖娼再次被抓。

    5.某些媒体断章取义,混淆视听,不实炒作。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警方、法院4年时间的调查结果,难道还没有你随手写的一篇文章严谨?

    你身为一名记者,就因为你觉得“不合情理”,就判定别人被伤害7年的事实是假的?

    我们总是在说“不信谣,不传谣”,但普通网民根本不知道哪些是谣言,哪些不是谣言。

    真正能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的其实并不是大众网民,而是媒体人。

    如果他们说假话,谣言就会多一点;如果他们说真话,谣言就会少一点。

    这个世界有没有谣言都掌握在媒体人手中。

    记者、公众人物说的话,会影响无数人的思想。

    美国政府欺骗百姓,结果误导了亿万百姓;《华盛顿邮报》发表机密文件,结果其它报社纷纷紧跟步伐发表了。

    《澎湃新闻》一篇小小的文章,结果让一群网友失去判断,因为一篇“并不权威、没有验证真实性”的文章,去怀疑“四年调查、两次审判最终板上钉钉”的案件的真实性,开始寻找疑点。

    其实这些哪是疑点,这本来就是记者有一部分写出来了,有些部分故意没写出来。

    甚至,还让其它媒体也被真相蒙蔽双眼。

    《新京报》起了一个《被全家“性侵”的女孩,不能就这么“失联”着》的毁三观标题。

    不失联难道等罪犯来报复?

    《凤凰新闻》更是产生了奇葩逻辑:你都没有精神失常,你好意思说自己被性侵了?

    网友的错误言论、媒体的错误报道,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一篇新闻。那篇新闻就是万恶之源。

    尽管五大连池市政法委辟谣,但受害者受到伤害、网友被误导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了。

    现在媒体人的从业门槛太低了,你随便编造一篇新闻,他们就可能跟风写一篇类似的。而且,假新闻一遍遍重复后也会慢慢会被人们当真。

    2016年1月4日,多家媒体发布“江西九江发生6.9级地震”的假新闻;

    3月15日,“北大才女回乡创业,放弃白领选择送快递”的不实消息传遍了全国;

    10月6日,刷爆微博、朋友圈的“这家公司每天早上女员工排队,老板依次接吻”帖子也被证实并不属实……

    再小的错误,乘13亿就是大错特错;再小的谎言,乘13亿就是弥天大谎。

    司法人员调查取证、抓获嫌犯需要4年,汤兰兰开始新的生活需要10年,而毁掉这一切只需要一瞬间。

    《澎湃新闻》记者选择性忽略了如山铁证,而是去钻牛角尖,去凭空臆想那最不可能的一个情况,然后公然发表于网络,从而误导千万网友;《新京报》《凤凰新闻》毫无主见,跟风发表谣言,使得谣言变得更多,导致部分网友看多了就会信以为真。

    而《华盛顿邮报》中,艾尔斯伯格的做法,是去越南战场实地考察,并且拿到了国家机密文件,这个时候他才敢去呼吁大家反战。

    很多时候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真相,尤其是媒体人,就需要在发表看法先去寻找证据。

    因此,媒体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良知,还需要善良、公正、客观、责任,保证自己发表的新闻真实、可信、中立、全面。

    我想起了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对记者的认识,这段话很长,我节取其中的一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到全文:

    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众。
    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针砭时弊、揭露黑暗、鞭挞邪恶、为民请命,担起社会良心的重责。
    是卑鄙还是崇高,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
    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

     5 ) 【华盛顿邮报】—重燃斗争之火

    迷乱而疯狂的时代希求各方面的变革,而时代中的政治与战争同样吸引着迫切的表达。当下,电影中的平凡英雄们需要再次被加粗被放大,以最突出的姿态与强权对抗,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英雄塑造也在越发成熟,《华盛顿邮报》(The Post, 2017)中的英雄们足以重燃斗争之火。

    斯皮尔伯格作品早期的英雄是在缺乏节制的单一的受难再造中树立的,无论是《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中纳粹的暴行展示,还是《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中枪林弹雨的真实可怖,斯皮尔伯格都把这种受难呈现摆在最中心的位置,当然,他的调度能力宣告了胜利,然而他的英雄们却不得不因这种缺乏节制让拯救受困于苦难之海面,而观众也只能跟着漂浮于上。然而《华盛顿邮报》的开场戏自由地冲破了这一束缚:开场仍然是那个如《拯救大兵瑞恩》般枪林弹雨的噩梦,而我们感受真实与士兵共情只用了三分钟,这是背景交代,也是全片人物挣扎与矛盾的情感出发点,然后故事才真正开始,一个不再是单一地呈现苦难赢得表面共情的故事。

    上述斯皮尔伯格早期电影中宏大的叙事感在他近年的创作中慢慢蒸发,他不再在叙事处理上着重突出伟大以及怎样创造时代感,怎样才能让大多数的观众共情(《辛德勒的名单》结尾处处理及台词的煽情),直到《林肯》(Lincoln, 2012),这种用宏大呈现宏大的感觉才彻底消失殆尽。同样的,《华盛顿邮报》中事件里人物间的周旋以及内心的挣扎过程成为真正的第一主角,将一切无需放大的情节减到最少(如看上去最重要的法庭戏省略不拍,要是以前的他可能就大拍特拍了)。他对事件多方面的梳理以及对细节的展现牢固地支撑起了他的英雄们,而也正因冷静地关注与理性地聚焦,其电影质感才更贴近于真实,事件与人物背后托出的斗争精神才更显得可信,对女性主义和新闻自由的赞美才能在那些煽情时刻实实在在地让人振奋不已!

    电影可以是斗争的武器,但终究也是视听表达,它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决定我们通过导演创作所能触及到的深浅程度。除了上述提到的视点的拓展与叙事方向的转变,它的优秀还在于它极具人物意识的运镜。电影的运镜简直像是在和人物同呼吸,时而脆弱时而温和:拍斯特里普床边自白时,推镜缓慢到几乎发现不了,摄影机像在倾听,也像是凯瑟琳内心思绪的缓慢递进。而绝大部分时间,镜头都在表面看似沉稳实则内里极具胁迫性地聚焦:如镜头时常轻微晃动,一如平静中焦虑的人;再如斯特里普多人电话时镜头俯拍环绕一周,就像电话那头各方言语在空气中飘散包围了她。它就像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本身一样,满怀专注地穿梭于多个场景和人物内心的双重战场,在本质上,它又如承载着作战精神本身般自由游移于不愿停歇的剧本之间。

    “Let’s go. Let’s do it.” 斯皮尔伯格以强大的执行能力与其恰当的呈现形式,透过揭露政治黑暗事件的过程,探讨了政府与媒体间的复杂关系,在对抗之中还原了将自由权利解放于权力的必然,也成功地树立了一位由犹疑到勇敢的女性形象。是的,在当下的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出现就是这么迫切而必要。(文/奥利)

    金草莓评审团评分】(已看成员)

    奥利★★★★★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嘟嘟熊之父★★★★★ Terence_W_Yang★★★★ Caligari★★★★ 杨清宇★★★★ 字母君★★★★ 鲛人河★★★ (首次发表于金草莓头目Terence的公众号:LifeCinematic)

     6 ) 《华盛顿邮报》中对新闻自由进行了哪些探讨?

    “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 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not the governors”

     短评

    高潮电话戏——镜头旋转推移、多人多视角的蒙太奇剪辑、配乐来得凝重悬疑、密闭空间的布景、灯光故意打得昏暗微弱,再加上台词是最针锋相对的辩论,观众的心已被吊起,这时,镜头对准梅姨的脸开始推进:眼中泪水通透、表情迟疑不定、声音微微颤抖。这强大的感染力,正是斯皮尔伯格标志性的存在。

    6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拍摄工整的历史题材电影,老导演、老演员均不失水准。可惜欠些新意,事件过程还是多于人物及思想的开掘。

    7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捍衛新聞自由對Bradlee來說是理想是信仰,所以自始至終堅定熱忱,而Graham夫人態度的轉變讓我們看到了背後還有無數的權衡及各种力量的博弈.電影的魅力讓從事新聞工作變得令人無比神往,也感謝了所有那些讓美國精神永葆吸引力的有獨立思辨能力的人PS:法院前梅姨走過一排行注目禮的職場女性那一幕真讓人開心

    8分钟前
    • Iris
    • 力荐

    怀疑编剧在Trump当选之夜就已经动笔了,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地弄一个既讲新闻自由,又插入赞扬强大女性的电影呢?虽然一切都像套公式一样眼熟,政治目的也非常明显,但实在是非常佩服自由派依靠电影煽动情绪的能力,准确踩点毫不马虎,就算不了解当时事件也完全不影响被感动。就是NYT略躺枪了…

    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与其说在新闻自由主题里嵌入女权诉求,不如说是借职场语境的女性主义实现了更具层次的“《聚焦》精神”表达。历史性背景也强化了媒体与体制之间的辩证关系。炉火纯青的镜语与自然饱满的意识输出都和众妖艳贱货划清界限,艺术附庸政治的大氛围下,斯导总能用这样的作品站出来纠正你们:是政治需要艺术。

    12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教科书级别的史匹堡演员调度课,看得太爽了。几次运镜,几场室内戏,那个多人电话戏... 简直了。不过还是有些踩错点或用力过猛的瑕疵,比如法院偶遇对手女助理的戏或者最后走出法院穿过一群嬉皮女性的镜头。

    1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辨识这个片子优点在于做两次区分,第一次,区分“绝对”伦理价值和政治正确(主旋律),这是两回事;第二次,同样是对历史的虚构和夸张,区分为什么斯皮尔伯格这部是睿智且高明的,而韩国《出租车》则庸俗走向另一种恶。大多数人会混淆这两点,而这也就是本片为之不易的厉害所在。

    16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每个媒体人和新闻学子必须要看又千万别看的电影。“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法让总统一人独大,独掌国家,我想不通总统竟然将揭露真相与叛国划等号,这给我一种感觉:破坏某个执政政府或某个个人声誉是在叛国。这等于是说,我就是国家。”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无聊至极。斯皮尔伯格真是我的 arch enemy,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厌恶的。看着汤姆汉克斯和梅姨 pretentious 的表演,那副真相在手,我们有义务向公众告知真相,并由真相激发公众道德责任的精英感,令人作呕。以及 The Post 和 The Times 的犹太高层左倾行为,像极了一战后期的德国,搞得我都 anti-semitic

    19分钟前
    • S/Z
    • 较差

    三位好莱坞的大神联手,大家的状态竟然都很松弛,特别是汤姆·汉克斯,即使他们并没有卯足了劲儿,但你还是不得不惊叹梅姨的表演和老斯的导演功力,群戏的调度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就算故事再套路,你该被燃到的地方还是会燃。老斯太厉害了,那些拿刻意做作当风格的新人导演看了会不会想死?

    2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斯特里普在电话的这端通过一系列微妙的表情与眼神对Graham夫人内心转变的诠释,是今年银幕上最具有魔力的表演,梅姨在这部侧重女性角色的强有力戏剧中的表演是无可置疑的成就,而斯皮尔格匠气的技艺作为有效的载体对这部节奏紧凑的电影创作团队中各部门的才能有着最大化的呈现。

    27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新闻报道是历史的初稿”。看到最后还是会感动,有点热血。这样的电影跟《聚焦》一样,让人尊重新闻这个行业,有敬意。另外,影片有意插入了一条女性崛起的暗线,应该也是梅丽尔斯特里普被提名的原因吧。另外,这其实也是个爱国主旋律,让美国人更以他们的国家骄傲。斯皮还是稳的,节奏感紧张感俱佳。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作为一个媒体人 真的是 热泪盈眶。

    33分钟前
    • Jus
    • 力荐

    太四平八稳了,估计学院又不会给好脸色,但确实是“慕尼黑”之后最好的斯皮尔伯格。原本以为会是“聚焦”一样的群戏电影,结果拍得主次分明,帝后之间的飙戏托起了整个主题——捍卫出版自由的最好办法就是出版它!一想到毒瘤又要稳提了就感到好...绝...望...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在原属纸媒的传播权力转移至社交网络的后真相时代,仍然宣扬新闻专业主义,在多层意义中对现实中truth进行再定义和再确认,意义大。女性主义的运用,又在保持戏剧性之时避免了对历史的误读和夸大,一贯有的美国意识形态教育所产生的反感也被削弱不少。没错好挑,一切都刚刚好。

    37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片子的政治诉求大于艺术追求,但最后还是看得我热泪盈眶,尤其是最后下令印报纸的那一刻。是老套,是形式化,但还是有本事戳中我的内心。媒体人们为了他们的信念,为了公众的利益,不惜一切与政府对抗,新闻自由的理想是不朽的!续集是要接着拍水门事件么?

    42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大失所望:故事立不住,调度混乱,政治说教味太浓。汤姆汉克斯的表演稍显刻意。梅姨的这个角色,成长故事实在编不圆,本以为最后要来一出“国王的演讲”,结果记者都围上去采访纽约时报了——这就很尴尬了。

    46分钟前
    • MuyBien
    • 较差

    梅姨确定刑事责任只有她和发行人以后,转身面对一屋子的男人插着手声音颤抖的说my decision stands的时候;她走出法庭被身边的女性簇拥着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我觉得有必要一定程度下,让公众知情,让媒体自由。看完这部回顾美国曾经的伟大的电影,有必要以审视的态度看看自己的国家。

    47分钟前
    • 李阿斗
    • 力荐

    I heard folks down at the NYT are really annoyed by this movie

    52分钟前
    • 粉色林宝
    • 推荐

    年度最佳,语无伦次:致敬70年代再度觉醒的女性主义,致敬守护良知的真正的新闻人,致敬新闻自由,致敬新闻专业主义,致敬报业的黄金年代。致敬这个激荡人心的故事,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57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