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武状元苏乞儿

    武状元苏乞儿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香港1992

    主演:周星驰,张敏,吴孟达,徐少强,林威,陈百祥,郑丹瑞,苑琼丹,陈慧仪 

    导演:陈嘉上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李时你是真顽皮

    • HD

      机动奥特曼:崛起

    • HD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 HD

      虚无,万物之外

    • HD

      下妻物语

    • HD

      英雄迷的生活

    • HD

      痴情快婿

    • 正片

      飞来横财

     剧照

    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1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2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3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4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5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6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16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17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18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19武状元苏乞儿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广州提督之子苏灿(周星驰 饰)在考取武状元时,被人设计陷害沦为乞丐。因为丐帮四大长老杀了自己的教主,入主朝廷的天理教太乙真人四处迫害丐帮,加上丐帮帮主阵亡令打狗棒法失传,丐帮一时四分五裂群龙无首。在心仪苏灿的如霜(张敏 饰)的暗中帮助下,传功长老选中苏灿为丐帮接班人,传以打狗律 法要诀。苏灿学艺成功后,成为新任帮主,开始团结各地丐帮会员自强,共同奋力对抗天理教。太乙真人(徐少强 饰)欲拥兵自立,预谋在皇帝狩猎之时下手行刺,不料消息走露传到苏灿耳中。

     长篇影评

     1 ) 达巴亚

    2008年XXIX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举重项目,稳拿银牌的法国选手达巴亚把杠铃重量调到197公斤,要挑战第一名。

    成王败寇在此一举,他面对杠铃,岿然不动,凝神聚力,运气绕过任督二脉大小周天,在身周围形成强大的气场。

    全球观众鸦雀无声,都期盼他能大喝一声,然后力拔山河,霸王举鼎,气宇轩昂,举重若轻。

    就在如此关键时刻,达巴亚轻轻的抚摸了一把杠铃,然后轻微摇头,向广大观众和裁判笑眯眯说了一句sorry,便扬长而去。

    如此神韵真有当年苏乞儿苏察哈尔璨进京考武状元,预选赛上试举石锁,摆好pose,然后突然微笑着扬手作罢的风范啊。

     2 ) 年纪越大越喜欢了

    时光倒回1997年的冬天,那时我还是对电影懵懂的少年,我和一帮同学,好不容易在乡里碟片店,找到两个电影,大家每人交一元,老板就在店里把这两片放给大家看,一个是《未来战士》,一个是《武状元苏乞儿》。

    记得那晚还是冬天,外面寒风呼啸,碟片店也是旧供销社改建成的,漏风是肯定的,我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是有电影可看,这些都不是事儿。

    看到《武状元苏乞儿》里周星驰的惨象,当时没看过几部周星驰电影的我不由感叹,原来周星驰还会演得这么惨。

    后来,《大话西游》火了,周星驰的电影被年轻人奉若经典,而被谈论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大话》《秋香》《喜剧》那几部。

    《武状元苏乞儿》基本被各种影评人放在周星驰电影的中等水平,也鲜有人深刻的分析。

    说来奇怪,在许多年以后的现在,《武状元苏乞儿》却在我的观影记录里,看过最多次数的周星驰电影了。

    重新审视《武状元苏乞儿》,我觉得它是导演陈嘉上拍过最好的电影之一。

    也是展示了周星驰无厘头演技也可以演悲剧的一部电影。

    相比同类古装电影的《九品芝麻官》,《武状元苏乞儿》则更加用写实的方法体现主人公落魄后的惨状。

    比如苏乞儿在乞讨的胡同里遇到了如霜姐妹,妹妹首先认出了面前这个乞丐,就是当年信誓旦旦要追求姐姐的那个官二代,于是惊呼:是你?

    然后对姐姐喊:“姐姐,是他呀”

    苏乞儿马上羞愧的把脸埋在了手里捧着的碎炭里,涂黑自己的脸。

    姐姐见状,喃喃的说:“不是他,不是他。”

    。。。。。。

    这一段没有煽情的台词,没有过多的词汇,简单几句,几个神情和动作,却把人的落魄,尴尬,羞愧,都刻画出来。

    而《九品芝麻官》则是在主人公落魄后,很热闹的剪切,以荒诞夸张的情节代过了,当然,也另有一番娱乐性。

    所以从电影手法来看,《武状元苏乞儿》注重的是一个人的磨难和成长。

    电影开始,苏乞儿的行事风格嚣张而怪诞,比如披头散发留个小辫子,在妓院请乞丐玩乐,和别人争风吃醋,为了女人要上京考武状元,所有故事框架,为了前后呼应,前面越闹腾的,后面必定越惨。

    所以在他被皇上下令抄家,终生乞讨之后,电影没有急着回避或快速切换,而是详尽的一一体现出来,先是卖艺不成被赵无极打伤废了武功,后来又被官兵们逼着吃狗食,直至被心爱的女人看见自己在当乞丐。

    我常常想,如果这不是《武状元苏乞儿》电影剧情,一般人走到这一步,就是名副其实的穷途末路了。

    好在苏乞儿有个天下最好的爸爸,无论是他平常的嚣张跋扈,追求“妓女”,还是后面的落魄乞讨,吴孟达饰演的爸爸都是全力支持,不离不弃。

    两个人最苦中作乐的一段,就是互相“争食”狗食了:

    官兵:狗饭到,状元郎吃完了狗饭就放了你爹!怎么不想吃啊?吃啊!

    苏父:阿灿呐,不能吃啊,吃了以后怎么见人那!爹几十岁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哎老兄我怎么都是广东将军啊!

    官兵:你想怎样?——边说边掌嘴苏父!

    苏灿:不要打了,我吃

    官兵:快看啊,状元郎吃狗饭哪哈哈……

    苏灿:爹味道不错啊!

    苏父:真的?哎我也要尝尝!

    苏灿:来,尝尝!

    苏父:哎要好香哎!

    苏灿:不错奥,爹快看还有条肉丝在里面!

    苏父:什么肉丝啊,是块肉排!

    苏灿:来一人一半!

    。。。。。。。

    《武状元苏乞儿》最棒的地方在于,无论剧情多惨,但是人物对话台词则自始至终保持嘻戏自嘲的风格,全片没有一句煽情诉苦的台词,在演员们有趣的对话里,透着一股笑看世态炎凉的人生态度——“明明是好笑的,可是又好想哭”,这比常规的剧情类电影还厉害。

    还有一段让人感受到父爱满满的,应该是苏乞儿被废武功受伤后,在破庙里昏昏醒来,还听见吴孟达在跟众乞丐吹嘘自己的儿子有多厉害,苏乞儿则默默的流泪。。。。。。

    仔细想想,这个电影里,最精彩的应该是吴孟达饰演的父亲。

    从一个广州将军,坐拥有家财万贯和一颗荔枝树,还有好几个妻妾,后来被儿子牵连,落魄到一起流落京城乞讨,也无怨无悔,并且乐观活着,在乞丐窝里也照样侃大山,每天勤奋上街乞讨,还要激励自己的儿子重新振作,后儿子终成江湖第一大帮帮主。

    ——这样的励志剧情,如果换成大陆古装剧的模式,够拍40集捞金的了。

     3 ) 颜命·薄相轻

    不要在愉快的时候看苏乞儿,因为他会让你心伤。

    一直以来都认为苏乞儿是一部简单的戏,一个富家公子从顶峰坠入落魄,又因一番机遇而重新得到赏识,中间穿杂着最常见的中国传统在失败的最后时刻灵光一线反败为胜的武侠套路,其情节如此简单以至于你可以找到无数有类似情节的电影。
    简单不意味着平庸,我看到了别的东西。

    李大嘴说“世界是个球,我们都生活在球上,你说逗不逗”初始觉得逗,现在却不觉得了,因为我体位到了无奈和悲凉。世界是个球,人生也是个球,无所谓顶点。

    幸福从来都没有标准,因为从没有人觉得自己真正幸福,然而人人却能找到别人的幸福。
    以前不懂,现在却明白了,
    没有人能够真正达到自己的目标,苏灿 博达尔多 僧格林沁 赵无极 皇帝说到底都是失败者.
    尘世间那一个不是如此。
    潘越云 《我是不是你最爱的人》反复凄切的问“我是不是你最爱的人,你为什么不说话,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沉默不说?”苏灿说“我是真相娶如霜姑娘为妻,若有半句假话,天打雷劈”时意气风发,再见时却不得不用煤灰掩容“小姐,你认错人了吧”。

    世界是个圈套,人人都陷再在其中。最可怕的不是陷的有多深,而是不知道陷的有多深。最可悲的不是我们被诱惑,而是我们被自己诱惑。苏灿生本富贵,命运却要让他经历沉沦,使他变成乞丐的不是皇帝,是他自己。
    失去了才知道拥有的可贵

    苏灿从不是个好人
    幸好他也从来没想过要做个好人,他打赏乞丐,只是为了炫耀。在武状元最终决战中,他本稳操胜券,却因主考官故意偏判而落败,然而我们却没有一丝“恶人自有恶人磨”的喜悦与畅快。
    在更强者面前,他也只是一个弱者。
    在一种叫命运的东西面前,没有强者
    我们都是弱者

    在家产被抄,一文不名,他仰天大笑,潇洒而去,他想让别人看到的是他的潇洒,我却看到了一个灵魂正在怯怯的哭。最痛苦的是受了伤却要对别人笑,泪只能往心里流。
    当他富有是内心是个乞丐,当他成为真正的乞丐时他内心富有,这似乎是一句被人用到恶俗的话,然而今天除了这句话我不愿用其他来形容苏灿。那些命运是早被安排好了的吗?
    我不想探究,我只想看到他一一经历,然后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有着喜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吗?我不甘心,因为我的心强迫着要我不信。
    我在乎的不是爱情,也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我想看到一个男人是如何成长的。

    对于苏灿来说,他所经历的所有,都不能叫苦难。所有的对手都等着他,看到自己被他打败,然后他长大。
    再强大的对手在这部戏里都是配角,他是主角。

    我自认为从来都是一个残酷的旁观者。
    我宁愿看着那些所谓的命运的主角经历所有的痛苦。

    我却大笑

     4 ) 陈嘉上:到现在,我都觉得他是最好的

        在陈嘉上的《武状元苏乞儿》相关访谈里,他特别强调了一段情节。
        这场戏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抄家。
        半身富贵转眼全消,“我想你要认真的学写字了”,师爷看着他波澜不惊的表情暗自叹息。话完,停顿,望过去,这个昔日懒散的大少爷也依旧斜斜躺倒在椅子上闭目假寐。就在观众也和师爷一样以为就此别离的时候,一句沉缓的“我会学的”,对上的是认真的有些反常的表情。
        下一秒,他继续唱起未完的南音“……历劫沧桑,鸳鸯扣……易结不宜解,苦相思……悔不该,惹下……”
        悠悠的,带点凄凉。

        从头至尾,星爷就一句台词,连眼睛处于睁开状态的时间都要以秒计,但我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完美的落寞和空洞。

        若干年后,导演陈嘉上接受采访,他是这么回忆这段拍摄过程的:
        “我告诉阿星我需要一个落寞的镜头,他就站在摄影机前看了一下……他走过去坐在一张大烟床上,我想都没想过,他就开始唱起南音来。我当时惊呆了。原来最落寞的不是捶心捶肺,不是哭泣连天……他还唱歌,南音带着点凄厉……他在一边唱,我通过镜头在一边看,我觉得我看到一个天才演员。他真的是最好的,到现在我都觉得是最好的。”


        至于星爷自己,他特别提到了和吴孟达的对手戏。
    “和达哥演对手戏的时候,我也真的很动容。如果老爸(指苏乞儿的父亲)这么好,儿子真是想不发奋也难。”

        吴孟达和星爷合作过无数电影,其中经典的也数不胜数。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的搭配,就是在这部《武状元苏乞儿》里。
        吴孟达演星爷的父亲,娇生惯养的两个人沦落到要去和乞丐争食。本想卖艺求生,但被路过的王爷走狗奚落痛打。老父亲背着伤重的儿子一路走,血就这么一路滴,染红一片。父子两个和一群乞丐窝在一个破庙里。为了帮儿子治伤,当年的将军去街头乞讨。冬天,老父亲病倒了,苏乞儿彻底放下了那些再也不用的所谓自尊脸面,走上街头。路过一家包子铺,人家宁愿把吃的赶紧塞到小孩的嘴里,也不想瞥这个脏兮兮的乞丐一眼。

        苏乞儿为了父亲终于走上街头讨饭,他那样骄傲的人,一闭眼,一咬牙,“可怜我这个小乞丐”……得到了一家好心人施舍,没想到那家人居然就是之前爱慕的如霜姑娘。她的妹妹认出了苏乞儿
        “是你?”
        “姐姐,是他呀”
        最心碎的就是接下来这句话:
        “不是他,不是他。”
        深深的把头埋下那一堆碎炭里。
        
        第一眼想笑,后面却抑制不住的想哭。

        这是喜剧吗?比悲剧都毫不逊色。

        而且,周星驰和吴孟达并没有把这原本凄惨的情节处理的苦大仇深,相反,从头到尾都有笑料在包装点缀。两个人的演绎也多有控制,不会让情绪外放的太厉害而显得庸俗、格格不入。
        谁说这批喜剧演员没演技的?真的可以买块豆腐撞撞了。
        提到笑中带泪,很多人都会说《喜剧之王》和《大话西游》,它们也的确是个中翘楚。但是比起前者,这部《武状元苏乞儿》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基本上,个人觉得这是星爷第一部明显反应出悲喜剧结合特性的作品。


        这部片子亲情部分可圈可点,爱情和讽刺意味也兼有,再往里说,还有那么一丝哲学和反英雄的味道。这都是通过苏乞儿这个主角来完成的。
        苏乞儿看似简单,实际是个相当复杂的角色。他的复杂不在于外力的折磨,而是内心的重塑和追寻。他对世事一直有相当程度的洞若观火,但是在少爷阶段表现更多的是散漫和地位、骄傲等对他的束缚。到了中后期,落魄了,自尊都因为生存被踩在脚底下,他开始不知道自己真正在乎和想要的是什么。
        直到和老乞丐的一番话,似乎开始顿悟。
        做乞丐和做贵人有什么区别吗?如果乞丐生存无忧的,为什么我们仍然鄙视呢?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影片在这点上是一带而过。
        所以你们看,哪怕在当了丐帮帮主之后,他的眼神也和早期很不一样了,有非常沉淀的东西。苏乞儿这个角色是在不断成长中的。
        至于反英雄,陈嘉上导演的那个访谈里也有提到。星爷的很多角色都是逆袭状态,无名小辈通过一番奇遇达到了某种超越,但是这部片子正好倒过来。


        另外,我想特别提一句粤语原本和配音。
        感谢石班瑜让更多人认识星爷,但还是粤语版更好,哪怕要靠字幕。
        一则演员原声对角色塑造很重要,尤其是强调节奏和台词的喜剧;二则周式电影非纯搞笑,重油爆炒般的配音和尖细的声线不及原声对所有情绪收放自如,比如这部《苏乞儿》和《大话西游》、《功夫》等搞笑成分被其他因素压过的片子,星爷自己的声音绝对不可替代;三则文化俚语等本地特色离不开粤语;四么,我一直觉得星爷自己低沉的声音很好听~~
        据说星爷的粤语水平也很高,可以模仿各个地区的粤语口音。




     5 ) 彻彻底底的悲喜杂糅

    ——评《武状元苏乞儿》

    星爷的电影,我们总是看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局,但往往猜不到下一秒。
    最爱星爷的《功夫》,其次就是《武状元苏乞儿》。(第三第四分别是《食神》和《整蛊专家》)(当然不只是因为那年美得出血的星爷_(:3」∠)_)
    在贴吧里看过,有大大评论说,这是星爷唯一有悲剧情节的电影。
    想来也是,那部只要看懂就哭死人的《大话西游》,说起来,只不过算或浓或淡的惆怅,止步于愁肠百结而达不到真正的悲剧程度。
    喜欢星爷的电影的人应该都知道,偏好用夸张的手法、说教于无形之中,应该是星爷很喜欢玩的套路(没错我就好这口呀)。你可以说电影夸张得略显浮夸,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它确确实实能触动心底。
    《武状元苏乞儿》,星爷很有代表性的作品,真正的、彻底的,悲喜杂糅。
    由于不同的风格,也许很难把它和经典神作《大话西游》来相比较,但是让我记得很清楚的是,看《大话西游》的结尾,我的眼泪是一点一点地浮出来的,然而《武状元苏乞儿》里苏氏父子落难的一段,却让泪水一下子泛滥开来。
    是的,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它能把大悲大喜、爱恨情仇、人情冷暖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灿被如霜的妹妹认出的一段——“是你啊。”“不是我,不是我。”“姐,是苏灿哎。”“不是他,不是他。”从那段开始我就开始沉浸于笑中带泪的美好中。脸上的泪也许很快会变凉、变干,但嘴角与心中的微笑却始终温暖着。
    观众会记得苏灿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春风得意,也不会忘却他沦为乞丐时的种种凄惶——被迫与狗抢食、遇见心上人只能低头匆匆离开,凡此种种,从未磨灭他的希望,他依旧和他闹腾的老爸一起,嘻嘻哈哈着过每一天。
    谈及苏灿父亲的形象,达叔演得十分精妙,隐隐的笑里藏伤、对儿子的期盼与无奈,有时甚至比苏灿夸张的悲喜变化更出色。
    大概影史上仅此一部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悲喜杂糅相得益彰得如此出众的好片子吧。
    不管趴在稻草堆中哭得多痛,抹去泪水站起来,披头散发衣衫褴褛,也自仰天大笑。

     6 ) 《武状元苏乞儿》背后的真实历史

    作为一部曾在电影频道重播无数遍的电影,1992年的《武状元苏乞儿》绝对算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吴孟达饰演的广州将军,在听说儿子要为女人上京考武状元后,那句「英雄!为女死为女亡,为女去考状元郎……敢爱人之所不敢爱,品味与众不同」,然后果断举家搬到北京赴考,算得上是老子溺爱儿子的顶级操作。

    因为是虚构的古装动作喜剧片,大家基本都看过就一笑了之了。但其实,掩藏在嬉笑怒骂之下,《武状元苏乞儿》将历史时间线和典故混搭,杂糅了不少真实的历史故事

    1. 苏灿是谁?

    电影中,周星驰饰演的男主苏察哈尔·灿是广州将军独子,文墨不通但武功盖世,年少气盛天天招摇过市,吃喝玩乐挥霍无度。

    后来因为科举舞弊,被判处抄家并贬为乞丐。机缘巧合得到丐帮长老洪日庆传授睡梦罗汉,登上丐帮帮主之位,习得降龙十八掌,帮助皇帝剿平天理教叛乱,从此美人在怀遁世江湖。

    苏乞儿这个角色原型,其实是结合了历史上的「苏察哈尔氏」和「广东十虎」之一的醉拳苏灿,糅合而成的一个人物。

    传说历史上的醉拳苏灿原本也是富家子弟,跟电影里一样,个性叛逆放荡不羁,后来因为惹到当地斧头帮,又被洋人买办阴谋算计,导致父母惨死恋人离去。

    之后苏灿流落到湖南长沙,沦为乞丐,终日借酒浇愁。后来发奋,将酒意融入武学招式,领悟到「醉拳」所谓「形醉意不醉」,成为一代武林宗师。

    在《武状元苏乞儿》结尾,苏灿拿着御赐金碗「奉旨乞讨」,也来自苏灿用的武器「金碗铁筷」。

    相传苏乞儿行走江湖多有仇家,必须善用日常用品作武器。「金碗铁筷」是以金属打制的碗筷,乞丐随身携带,平时拿来吃饭,打架时筷子主攻,铁碗主防。

    2. 「苏察哈尔」有何来头?

    「苏察哈尔氏」的背景更是大有来头,它是蒙古成吉思汗嫡系后裔,察哈儿部贵族林丹汗的后人。

    林丹汗有一个庶孙察哈尔·顾哈伦,曾跟随皇太极作战,立下战功获封镇国公。

    满清入关后,顾哈伦的儿子察哈尔·土卜图继承祖上功荫,出任江苏臬司并举家搬至苏州,后以地名苏州和部落察哈尔结合,称呼为「苏察哈尔氏」。

    嘉庆18年(1813年),也就是天理教叛乱攻进皇宫那年,土卜图的孙子苏察哈尔·本智世袭为四等台吉,出任广州将军并举家搬到广州。

    吴孟达饰演的老爹,身为「广州将军」但大字不识,七年都没进过军营,人物原型应该就是这位苏察哈尔·本智。

    电影中的历史时间线并不严谨。其中最主要的混杂就是把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和火烧圆明园事件跟嘉庆年间天理教叛乱混杂在一起。

    电影中出现的天理教教主赵无极,跟「铁帽子王」僧格林参虽然都有历史原型,但二人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历史上的原型人物僧格林沁出生于1811年,1813年天理教作乱那会儿才两岁。僧格林沁是蒙古族,曾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于1855年被封亲王——满人才有资格封「铁帽子王」。

    结合电影中僧格林参绞杀太平天国与丐帮结仇,丐帮在圆明园的破壁残垣上选新帮主,皇帝热河巡狩围猎的背景,《武状元苏乞儿》的基础时间线应该是在咸丰末年(约1855-1860年间)。

    而天理教叛乱……算电影情节需要安排的乱入吧。

    历史上,清朝的「广州将军」是一个驻守广州,根正苗红掌管八旗官居从一品,名副其实的地方实权派——地方总督、巡抚、提督等地位都在将军之下。

    但到了清末,在西方列强和太平天国的内外夹击下,满清八旗兵彻底失去战斗力,广州将军地位日衰,甚至被权力架空成为虚职。

    电影中的僧格林参跟苏灿在妓院为争女人打架。掌管着清朝最后一支精锐骑兵,大权在握的僧格林参到了广州,尚且也忌惮地头蛇苏灿老爹三分,也可见「苏察哈尔氏」来头之大。

    3. 武状元怎么考?

    怡红院里,为了吓退求亲的苏灿,如霜诚心为难道:「我丈夫要武功盖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状元之才。你能不能做到?」

    谁知苏灿满口答应:「做状元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苏灿父亲是个但凡儿子还心怀斗志,干什么都敲锣打鼓支持的败家爹。话说回来,以「苏察哈尔氏」的家世背景,「广州将军」能把苏灿教成电影前半部分那德性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武将出身,大字不识从来就不是问题。何况苏灿把武功练得挺好,跟僧格林沁打架瞬间秒杀,可见家学传承没丢。作为地方实权派二代,挥霍无度不算事儿。何况苏灿人品不错,甚至还挺有同理心知道尊重底层,既不欺男霸女也不鱼肉百姓,怡红院里广结善缘到连乞丐都包吃包住包嫖赌的地步。

    「穷文富武」,练武对家世和经济条件的要求其实比习文要苛刻得多。整体来说,苏灿技能点过硬,人品不错,算是祖上积德养出的大好男儿。宝贝儿子说要考状元,不管是为了什么都应该无条件支持。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武则天时期,兴盛于明清,尤其是清代。清朝的武举和文举基本一样,分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会试分别三场,其中两场(外场)考步射及技勇,一场(内场)考文。

    满清本身是游牧民族,骑射一直被统治者看作立国之本,武举对文化考核其实不像宋明那么注重。最初内场考的是策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后来发现让这帮五大三粗的旗人子弟舞文弄墨挺为难,于是不断改革,到嘉庆年间变成了默写武经,通常就100字左右。

    电影里,皇帝钦点武状元的时候,苏灿被赵无极举报舞弊。皇帝其实有心遮掩,对苏灿的复试只要求他写出名字。谁晓得苏灿还是翻了车。

    4. 清末科举舞弊案

    苏灿老爹买通主考弄出试卷,请人代笔答题,到考试现场再替换试卷的操作,其实也算是清末科举舞弊案的日常。

    按照电影所在的历史时段,最出名的科场案要数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

    1858年10月,御史孟传金举报本科乡试存在舞弊问题,请求立案审查。经举报,参加乡试的满人平龄为京剧演员,除了唱戏一无所长。按清律,伶人不能应考,平龄却在乡试中高居第七名。咸丰帝也觉得蹊跷,安排载垣、端华等人会审此案。

    这一查就查出了涉嫌舞弊试卷数十份,其中一位考生罗鸿祀,试卷文理不通,700字的文章就写出300多个错别字,居然也成功中榜。

    咸丰帝怒不可遏,决定亲自复审,还给了罗鸿祀一个机会到南书房重考,结果大哥不负众望,又交了一份草包笑料。

    经查实,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军机大臣、大学士柏葰和阅卷的同考官浦安收受贿赂舞弊。

    咸丰帝念及柏葰两朝元老,又贵为文渊阁大学士,想要从轻发落。结果被后来的顾命八大臣之一,当年的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肃顺大做文章,强调科举乃「取士大典,关系至重,亟宜执法,以惩积习」,柏葰被斩立决。

    沸腾一时的戊午科场案,历时10个月,查处官员90余人,柏葰也成为史上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

    文举尚且如此,武举中的舞弊就更不算个事。僧格林沁作为总监考,为了给侄子博达尔多撑腰,又是吹黑哨又是用暗器,谁也不能奈何。

    而后博达尔多中毒身亡,候补的苏灿要不是连名字都不会写,搞得皇帝面子无光,内场舞弊这种小节,估计还真能被咸丰帝直接翻篇过去。

    清朝末年内外交困,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电影结尾,皇帝与苏乞儿的一段对话,可算意味深长。

    皇帝说:「你们丐帮几千万人,一天不解散,我怎么心安?」

    苏灿:「丐帮有多少人不是我决定的,是你决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当乞丐!

    这段对话实在太诛心了。

    按照历史上那个阶段咸丰帝的境况,换作是我,我肯定摆不出那幅连连称是的满意表情。

    - THE END -

     短评

    我喜歡看豎起的打分牌上,最後一張上書“無恥”……

    5分钟前
    • 趙小漁
    • 推荐

    很多人都会说《喜剧之王》和《大话西游》,它们也的确是个中翘楚。但是比起前者,这部《武状元苏乞儿》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基本上,个人觉得这是星爷第一部明显反应出悲喜剧结合特性的作品。

    9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喜欢张敏,很经典的星爷的片子。

    12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周星驰前期作品真的都很经典,超级爱看,每一本电影都看了好几十遍了,超级喜欢,可惜后期的作品反而没有早期的精髓了

    15分钟前
    • 听风是雨
    • 力荐

    苦海无涯。苦尽甘来。人总是要经历大起大落才能真正重生。另外一个小疑问,苏乞儿最后是跟姐妹俩在一起了嘛?

    17分钟前
    • Stark实习生
    • 推荐

    打狗棍法很神奇,梦中教授

    21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力荐

    你还记得张敏么?胸很大的那个

    23分钟前
    • 露娜peace
    • 还行

    与卓别林的小黑胡罗圈腿和金凯瑞的极致夸张橡皮脸不同,周氏喜剧在无厘头搞笑之外的确还有明显的正剧脉络和角色弧线,而要想在这个维度上获得成功,一个长得英俊(至少不能是纯粹意义的丑星)主人公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这些故事大都涉武,而惩恶扬善或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更需以高强/英俊双重加持——金庸古龙小说主人公谁是丑男?……所以说,周星驰的不解和反问的合理之处:俺家电影,明明就有正剧脉络与偶像成分,趋近许冠杰在最佳拍档,为什么你鲁豫对这句话的反应好像我走的是许冠文风格,耍帅也只是单纯为了搞笑?但另一方面,他可能也低估了喜剧无厘头那个部分对于观众情绪的主宰能量。你是也包含了正剧,你自己长得也不难看,但架不住部分观众已经嗨到拽不回来了。

    25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武状元苏乞儿》所让人看到的不仅是喜闻乐见的周星驰无厘头风格,其更也还是一部饱含着爱恨情仇,用悲喜两交融的佳作,透过周星驰饰演的苏灿,他从武状元到乞丐再东山再起的过程,那大喜大悲的剧情张力,使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被如此洒脱的呼之欲出。

    30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推荐

    皇帝说:你们丐帮这么多人,一天不解散,我一天不安心啊!苏乞儿说:丐帮有多少人,不是由我决定的,而是由你决定的。如果你是位明君,人人都有饭吃,谁愿意做乞丐?

    33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小时候觉得睡梦罗汉拳是比醉拳还牛气的武功,现在还是这么觉得

    35分钟前
    • 浑浊儿
    • 推荐

    好看的啦啦啦!!!!星爷!!!

    38分钟前
    • 嘉兴路派出所
    • 力荐

    人要有梦想 万一见鬼了呢

    40分钟前
    • 甜椒Oli
    • 力荐

    “老爹,我要上京考武状元。” “儿子!我们苏察哈尔家等你这句话等了整整20年了!” “错,我是为一个女人。”   “好!为女死为女亡,为女去考状元郎!英雄!敢问是谁家女子?” “怡红院如霜姑娘。” “啊?!妓?!!” “有何不妥?” “敢爱人之所不敢爱,品味与众不同,老爹我佩服你!”

    41分钟前
    • 流言
    • 推荐

    会有福报,苦尽甘来,4个字在这个片子里是如此透彻。 @2012-09-19 22:28:09

    44分钟前
    • The Woman
    • 力荐

    7.5/10 分。2018.03.01,重看,港版蓝光。前面比较搞笑,后面就稍微差了点。几块大石头飞来的时候,钢丝都没擦干净。。。印象最深的台词是,“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会成为乞丐中的霸主!乞丐中的霸主?那是什么?还是乞丐。。。”结尾,拿金饭碗讨饭的时候,3个小孩中有1个是小女孩的杨幂。那可能是杨幂一生中演技最高的时候。。。

    48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功夫,苏乞儿,都历经三个过程:肤浅表面的自己-痛苦的嬗变-新生。从苦海无涯,到苦尽甘来。在你低潮时,老爹总会永远支持。

    52分钟前
    • 江寒园
    • 力荐

    里面苏乞儿和亲爹吃狗饭,吃到狗饭里面有肉丝的时候,开心的说爹里面有饭,那种惊喜开心太tm刺激人了。

    57分钟前
    • 吉永小百合
    • 力荐

    这其实是一部讲父爱的电影。

    60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周星馳+張敏...能不好看嗎??當年張敏真的很美,搭上周星馳無厘頭的表演方式,為90年代的電影寫下賣座奇蹟.武狀元~個人覺得周星馳好看的電影排名前三.

    1小时前
    • 小川 靜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